日本彩電生產正陷入嚴重的困境,多家大型企業遭受赤字經營的困擾。日前,松下公司表示,預計本年度彩電銷售收入將虧損4200億日元,從而導致整個公司盈利下降。與此同時,索尼公司也公布財務報告,預計本年度彩電生產將出現1750億日元的赤字,這個數字刷新了以往的統計紀錄。此外,東芝、夏普、三菱電機等彩電生產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和業績下降。
電視機歷來是日本企業的“拳頭”產品,“日本制造”的彩色電視機曾風靡世界。松下自1952年開始生產電視機以來,一直將電視機視作白色家電的“龍頭老大”。即使在2009年日本彩電市場出現疲軟的情況下,松下仍投入2100億日元的巨資興建了設備先進的尼崎第三工廠,試圖以生產超大型等離子電視扭轉頹勢。然而,彩電在日本成為“夕陽產業”的大勢已經難以挽回。松下的彩電事業2008年以后一直處于赤字經營狀態,進入2011年以后,赤字規模有增無減。索尼的情況更為糟糕,彩電生產竟然連續7年虧損,赤字居高不下。
日本彩電行業遭受“滑鐵盧”有其深刻的國內外行業和市場背景。首先是全球企業不斷加大對電視機生產的投資,致使彩電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特別是薄型液晶電視價格近年直線下跌,使日本企業叫苦不迭,巨額投資難以收回。其次是日元升值的不良影響日趨明顯。松下、索尼等企業嘆息,日元升值以來,日本在世界各地的銷售量大幅下滑,而競爭對手韓國卻以壓低韓元匯率的辦法快速搶占日本的海外市場。第三是歐美市場疲軟。日本生產的高端彩電主要向歐美出口,迎合歐美消費者的獨特需求。但主權債務危機發生后,歐美市場迅速萎縮,電視機進口大減,日本產品首當其沖。
面對全球投資過剩和強勁的競爭壓力,日本企業不得不做出全面削減彩電生產的重大調整。松下近日決定,中止剛剛投產兩年的尼崎第三工廠的生產,關停并轉其他地方的生產基地,解雇近1000名員工,放棄迄今從零部件生產到整機組裝的“一貫式”生產方式。索尼宣布,將大幅減少國內電視機用液晶板的生產,增加進口,同時采取貼牌生產方式,委托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企業生產。夏普將大幅調整龜山生產基地,縮減電視機用液晶板生產,降低明年的銷售目標。日立正在研究分步驟退出彩電生產,可能從此“金盆洗手”。
日本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可能是日本電視機生產史上的“轉折年”。從此,日本企業將一步步退出彩電等白色家電的生產,全球彩電生產的中心將移至其他國家。
退出彩電生產的日本企業今后將從事什么生產?從松下、索尼等企業的調整方案可以看出,日企將集中力量研究和生產新的家用信息終端機。據稱,這種終端機可以將手機、電視、電腦及其他信息產品聯網共用,其前景可能取代電視機成為未來家庭的重要信息終端。另外,日本企業還著力開發研制環保節能產品。其中,松下宣布將投入巨資開發建設“環保型都市”所需要的高性能蓄電池、節能燈、車用快速充電器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相關設備。專家分析,日本企業選擇的產品開發方向極具市場潛力,未來不僅在日本國內能創造巨大市場,而且在國際上同樣會得到可觀的市場利益。
推薦閱讀
電飯煲怎能賣到兩三千元?距離圣誕節、元旦還有1個來月,市區各大家電賣場已開始促銷預熱。細心的市民在逛家電賣場時發現,一邊貨架上的液晶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在打折促銷,另一邊的貨架上,一些電飯鍋、凈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遭赤字經營 日本彩電業遭遇“滑鐵盧”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6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