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歐美投行裁員潮已蔓延至亞太地區。
韓國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證券(亞洲)有限公司(下稱“三星證券”)昨日(2012年2月1日)宣布,由于市場環境嚴峻,決定關閉中國香港市場相關的股票證券相關業務,裁員介于50~100人。
三星證券發言人向記者表示,由于香港市場的收入減少,香港證券銷售和研究部門將全部關閉,將專注于可獲得最好表現的地區,即韓國證券銷售。
三星證券2001年到港設立亞洲區總部,2002年設立上海代表處。此外,三星證券還在倫敦、紐約、東京、臺北及新加坡等地設立辦事處。
過去兩年,三星證券迅速擴張招兵買馬,香港是總部韓國以外規模最大的市場,有員工逾百人,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的人員便有137人。涉及業務包括證券經紀、企業融資、自營交易以及為對沖基金提供服務等。
三星證券發言人告訴記者,香港股市表現太差,亞太區機構投資者中介業務趨于飽和,最終只能選擇退出。但他強調,并未全面關閉香港辦事處,韓國股票銷售和投行業務仍在香港繼續運作。
據業界人士透露,三星證券已向港交所遞交結業申請,并已知會香港證監會,預計將于下周停止交易,并按照監管機構要求轉移客戶持倉。
三星證券的行動并不鮮見。金融海嘯后比韓資券商更加積極拓展的日資券商,也開始大幅縮減海外業務。大和證券近日表明將裁員200個海外職位,也有報道稱瑞穗集團將裁員近3000人。
這是去年底歐美債務危機爆發后,股市低迷的第二波后遺癥。去年下半年,包括匯豐、美國銀行、瑞銀、巴克萊、蘇格蘭皇家銀行、高盛、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等歐美傳統大行均紛紛大幅裁員,從500~30000人不等。
交銀國際總裁譚岳衡此前告訴記者,去年香港股市下跌超過20%,大型項目不多,“歐美投行無用武之地”。而一些此前致力于從傳統經紀行轉型為現代投行的中資券商反而能獲得增長機會。
招商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溫天納昨日(2012年2月1日)則向記者表示,歐美投行一貫是市場好時招聘、市場淡時裁員,至于此次日資、韓資投行的撤離或裁員,他認為顯示出主流金融市場競爭激烈,部分市場參與者難以打入,只有選擇離開放棄。
實際上,三星證券上海辦事處的8名員工,將不受此次重組影響。但目前其上海辦事處并未開展具體業務,主要是研究市場和建立社會網絡。
推薦閱讀
果粉馬先生最近有點兒煩:剛剛入手的行貨iPhone 4S插入中國移動(微博)的手機卡,手機顯示有信號但是無法接打電話,而當時顯示手機信號還是滿格。記者發現,目前一些專業的手機論壇內有許多人反映該問題。 馬先生在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韓國三星證券“撤離”香港 裁員潮再蔓延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