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電視連續8年虧損、2012年驟換主帥;松下連續虧損、電視業務逐漸邊緣化;夏普創建廠百年以來最虧財年、面板計劃減產5成;日立再度進入中國市場、再度尷尬收場。計劃于今年9月正式全部外包生產業務……以上便是幾乎全部的日系電視企業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交出的成績單。
日企創“史上最虧年”震驚行業
日系家電企業在2011年的際遇完全可以用悲催來形容:年初日本大地震不僅損毀了各大企業的生產工廠,也讓各企業的開年慘淡了許多;全年日元匯率的波動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減少了盈利的可能;下半年泰國的洪水徹底葬送了日系企業在2011年或減少虧損或實現盈利的“理想”。于是在諸多因素下,日系家電企業全體為全球的家電行業奉送了一出最為驚心動魄切真是的年度虧損大戲。這出戲的結局是:索尼2011財年預計凈虧損達30億美元左右;松下2011財年凈虧損達102億美元;夏普2011財年凈虧損達38億美元。與日本逐漸退出全球經濟強國前列的境況一樣,巨虧的日系家電企業也逐漸退出了全球家電業霸主的行列。
雖然此前虧損一直是盤踞在全球家電企業上空的烏云,也不乏有飛利浦一類的世界級家電企業有過巨額虧損,但像日系家電企業這樣集體“強勢入主”虧損行業還是比較少見。因此從2011年第一財季財報發布之日開始,包括索尼、松下、夏普等在內的日系企業的盈利情況就牽引了許多人的心,直到今年2月份,各企業季度財報一出,面對耀眼的盈利赤字,人們終于喟嘆一聲然后認清現實。
日系企業的全線巨虧雖然是循序漸進的在進行、做足了鋪墊,但當真正的結果出現時還是有些觸目驚心。
巨虧壓力下集體謀轉型
巨額虧損之下日企也是在積極的謀求轉型。
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系電視企業日立早在幾年前就因為連續虧損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在2011年日立卻又不死心的宣布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只是這一次日立將其大部分的生產業務外包給了國內的生產企業,以此來降低可能出現的生產成本壓力。日立的再次進入并沒能博得消費市場的青睞,在過去的一年里,日立電視只是出現了局部地區的百貨公司一類的商場里,而并沒有進入家電零售渠道。除了在中國市場拓展遇阻,在日本本土日立電視也是遭遇了極大的打擊:相關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日立電視在日本本土的市場份額已經下降了20%,內憂外患下日立只有謀求改變。據悉在2012年日立會將其所有的生產業務外包,而制作品牌銷售和管理的工作,這項工作預計將會在今年9月份全部完成。
松下也是早早的對旗下產業結構進行了變革。由于等離子電視業務在全球的全線衰退,松下受到了很大波及,也因此松下早早的將其業務方向了做了改變。隨著停產等離子面板工廠、出售液晶面板廠等事項的完成,松下也將逐步實現對電視業務的剝離,轉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諸如太陽能等綠色產業的發展上。松下的戰略轉移也是頗有成效的:在2011年松下電視業務巨虧、松下整體業務預計虧損的情況下,其投資的綠色產業仍能保持較為出色的盈利狀況,這也是松下押寶綠色產業的初衷之一。
相對來說索尼和夏普要遲鈍一些。
索尼剛剛在今年換掉了舊帥,轉而選擇了一個在游戲、移動等業務方面有過出色表現的新帥上陣。新帥也是明確的對索尼未來要走了路作出了明確的規劃:其將會在數碼、游戲、移動等業務上深耕細作,進而調整扭虧電視業務。另外索尼的醫療業務近來也是表現不錯,這也有可能成為索尼在未來的主要業務之一。不管是游戲、數碼還是移動或者是醫療業務,我們都能清晰的看到索尼的路線:家電業務將會進行調整,雖然由于電視業務的核心作用,索尼不會將其舍棄,但索尼也不會繼續將最主要的盈利目標放至家電業務上。
所有日系企業中夏普的電視業務在其整體業務中所占比例當屬最大,因此當全球電視市場出現衰退時夏普所受到的沖擊也是非常大的,建廠百年來最虧財年正是說明了這個問題。夏普已經宣布接下來將會調整期面板長的產能、將產能縮減至原來的一半;另外一方面夏普也是在積極的布局生活小電、手機等業務,以此來推動整體業務的盈利狀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推薦閱讀
如同春節期間廣州陰冷的天氣一樣,龍年春節家電銷售情況也有點冷。記者了解到,受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今年春節家電市場僅3C及部分小家電銷售略有增幅,其余各品類均出現下滑,有銷售企業負責人透露傳統家電銷售同比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巨虧下日企集體轉型 電視制造業格局轉變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