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電技術日新月異,新產品也是層出不窮。消費者在面對更多選擇的同時,頻發的家電“質量門”卻讓消費者備感困惑。在各類家電“質量門”事件當中,有的是產品質量問題,有的是因為標準缺失導致企業鉆了法律的空子,還有的則是涉嫌欺詐和虛假宣傳。是何造成家電業亂象叢生?這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家電業“質量門”頻發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上海市工商局近日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對各種室內加熱器質量檢測結果。檢測結果顯示,有11個批次商品被檢不合格。而這僅僅是室內加熱器行業的檢測數據,其他家電子行業的質量情況會不會好一些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早在去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對28類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95款冰箱產品中的4款產品不合格。更早前,家電市場出現了豆漿機漏油、西門子“冰箱門”、松下等離子電視“雜音門”……家電行業亂象似有愈演愈烈之勢。
在全國家電業陷入“質量門”的重重包圍時,蘇泊爾又撞到了“槍口”上。近期,蘇泊爾不銹鋼鍋錳超標的質量風波持續發酵,上周蘇泊爾產品被國美電器商城下架。
此前2月16日,央視焦點訪談報道稱,蘇泊爾不銹鋼鍋錳超標4倍,并可導致帕金森癥。但蘇泊爾對此馬上發出公告回應稱,公司生產不銹鋼炊具產品,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各項重金屬析出量均符合國家標準中衛生理化指標的要求。
然而,《廣州日報》記者從哈爾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道外分局了解到的情況卻是:去年檢出蘇泊爾不銹鋼炊具80多種型號產品不合格后,蘇泊爾方面始終未進行復檢。對于蘇泊爾產品是否合格的爭論,恐怕又是一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游戲,這或許是家電業亂象叢生的一個最好注腳。
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表示,部分企業為了賺取利潤不惜犧牲產品質量,同時國內消費者的品牌意識相對薄弱,對價格更為敏感,因此質量不過關但價格低廉的家電產品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國標不完善成家電業亂象主因
企業聲稱自己的產品合格,但頻出的“質量門”又馬上狠狠地扇了企業的耳光,這背后的原因值得全社會深思。對此,專家表示,我國部分家電產品無國家標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國家電標準有著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之分。推薦性標準又稱自愿性標準。這類標準任何單位都有權決定是否采用。就因為推薦性標準被打上了非強制性的烙印,使其在執行中常常陷入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
去年年底在家電領域發生松下等離子電視有雜音的問題彰顯出推薦性標準的尷尬。
上海一消費者購買了一臺松下55英寸等離子電視有明顯的電流雜音,即便將電視音量調至很高仍能清楚地聽到。對此,維修人員的解釋是:“這是正常現象,每臺都是這樣的,換了也一樣。”
業界權威專家、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表示,在《數字電視等離子體顯示器通用規范》中,對等離子電視電流雜音有明確規定,不能超過36分貝,“不過這并不是強制性標準。”
近幾年來,各種家電標準競相出臺。但在這些標準中,除能效標準等少數屬于國家強制性標準外,大多都是推薦性標準,如保鮮冰箱標準、微波爐蒸功夫標準、健康家電標準、家電延保標準等等。這意味著,當家電出現“質量門”時,企業隨時可以以這些標準是“推薦性標準”為由而不予理會。
另外,市場不成熟也是重要原因。據悉,目前除了一些知名品牌外,小家電品牌數量超過百種,這類企業往往采取小規模手工生產的方式,研發、設計、生產水平低下,偷工減料,其質量可想而知。
國家監管和行業自律需兩頭并重
家電產品的質量問題頻現,一方面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麻煩和危險,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家電業也會面臨更深的信任危機。解決家電產品質量問題不但需要家電企業樹立正確的競爭思想,國家監管部門更應加強監管,加快家電行業標準體系的建設步伐。
據了解,與許多國家相比,中國的市場監管和處罰力度都要輕一些,使得企業的“違規成本”相對較低。產品質量不合格也只是做出下架處理,并無實質性的處罰,沒有真正警戒效力。加大對違法企業的處罰力度,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讓違法企業不能生存,應是今后加強市場監管的重點。新標準出臺后,也只有加強了行業監督,才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行業長期沒有具有公信力、可供企業統一執行的標準,易導致市場概念混亂,這也是目前行業遇到的最現實的問題。對很多概念,不僅企業自己說不清楚,消費者更是一頭霧水。
因此,只有制定、宣傳和實施更具效力且適用于多數企業的標準,才能使標準真正促進行業的升級,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為生產企業、經銷商、廣大消費者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家電企業方面,加強企業的自律能力也尤為重要。只有當家電企業不以追逐利潤為唯一目的,合法、有序的競爭環境才能得以培養,才能推動整個行業良性健康地發展;只有當家電企業為消費者提供質量合格的產品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務之后,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進而實現家電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2月24日,國家工信部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電子信息產業仍是全球競爭的戰略重點,巴西、俄羅斯、印度等國電子信息產業增長迅速,將使全球范圍內的競爭更加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質量門頻發曝家電業亂象國標不完善成主因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