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蘋果公司來說,成本必須一再壓低,才能維持其神話般的利潤光環和品牌形象。
“iPhone 4S一拿到手上就感覺比iPhone 4要重,如果喬布斯還活著,這樣的產品是不會被推出的,恐怕失去了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又要重蹈董事們胡亂決策的覆轍了。”一位蘋果的鐵桿粉絲在漫長的排隊后第一時間買到iPhone 4S后如此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評價。
蘋果公司的確是個謎,因為沒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家公司有什么創新:Sumsung的處理器、Hynix的存儲、LG的顯示屏、Infineon的MEMS麥克風以及ST的運動傳感器,就連操作系統也不例外。
蘋果公司也曾被稱為是一家從傳統的硬件產業成功轉移到軟件產業的公司,以應用軟件在線商店的新模式改寫了軟件業的游戲規則,但也有數據分析顯示,其實蘋果公司的利潤主要來自毛利超過50%的硬件銷售,應用軟件在線商店的渠道分成并不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
也正是這超過50%的硬件銷售毛利,招致了《紐約時報》對其供應商富士康“血汗工廠”的調查性報道。雖然《紐約時報》的調查顯示出蘋果的消費者對海外工廠的關注度非常低,但作為一項政治議題,利潤屢創新紀錄的蘋果公司無法在美國創造就業才是蘋果公司最近陷入《紐約時報》重磅報道、從而引發輿論旋渦的大背景。
Ipad3的發布似乎已經箭在弦上,業內又傳出蘋果會將ipad3的訂單交給上海日騰來代工的消息。之前所有的ipad都是由富士康獨家代工的,現在交給日騰來代工,從蘋果公司角度來看,這或許是縮減成本的信號。
日騰全稱是日騰電腦配件(上海)電子有限公司,與上海昌碩、蘇州名碩、凱碩、鈞碩等公司同為和聯集團的子公司。2011年12月17日,日騰工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60余名工人受傷,爆炸事件發生后,在所有受傷的員工都收到了日騰方面每人5000元人民幣的慰問金后,外界的關注就被迅速平息。但這一事件卻讓名不見經傳的日騰一下子暴露出了與蘋果公司的聯系,成為產業界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據悉,日騰的員工中派遣員工比例可能高達60%,一直被外界認定為“血汗工廠”富士康的派遣工人比例卻只有微不足道的2%左右。(派遣工人是指工人與派遣機構訂立勞動合同,由派遣機構將勞動者派往用人單位,這些工人就被稱為派遣工人。)日前,富士康在經歷了美國勞工組織現場調查后將富士康中國境內工人的薪酬提高16%-25%,其工資水平將從原來的每月1800元提高到2200元,這是富士康2010年以來第三次為境內工人加薪。
2011財年,蘋果公司的凈利潤是259.2億美元,創出IT企業有史以來的新高,所以,對蘋果公司來說,成本必須一再壓低,才能維持其神話般的利潤光環和品牌形象。富士康不斷地給員工加薪,就意味著人力成本將大幅上升,對蘋果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蘋果公司需要尋找新的可以提供更低成本的代工“伙伴”,而新的代工企業因為急于接單,只能忽略本該承擔的對員工和社會的責任。
喬布斯一直以追求完美著稱,對產品品質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之前喬布斯在世的時候,蘋果的產品一直由富士康來代工,說明富士康代工的產品是可以滿足蘋果對其產品的品質要求的。但喬布斯去世后,蘋果就有意踢開富士康,急于尋找其替代者,而這些所謂的替代者迄今為止沒有一家具備富士康那樣深厚的技術積淀,也沒有一家擁有富士康那樣豐富的生產蘋果產品的經驗。這不得不令人懷疑,蘋果公司拿什么保證一直以來讓蘋果粉絲引以為傲的高品質?又用什么來讓消費者相信技術薄弱、經驗缺乏的代工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是粗制濫造的山寨貨?
推薦閱讀
就在唯冠與蘋果公司關于iPad商標案正處于白熱化之際,唯冠昨天又爆遭相關債務公司向法院提請破產清算。對此唯冠方面代表律師謝湘輝昨日向本報記者回應稱,法院肯定不會接受這個申請,因為iPad商標轉讓費足以償還唯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揭秘蘋果代工的秘密:壓低成本是盈利關鍵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