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記者 王德祥)一家外資企業在談及中國的發展環境時,如果從無微詞,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在華外資家電企業家們的“不滿意點”,更獨特,也更無奈一些。
BEKO,一家起步于小亞細亞半島,發展于大不列顛島的歐洲家用電器制造商,2006年以收購江蘇常州一家本地企業為起點,邁入了中國的市場。
六年間,這個在國外風生水起,在國內低調穩健的家電廠商,已經為自己樹立了年產洗衣機60萬臺的目標——當然產能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將它們轉化為利益,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國。
家電:銅墻鐵壁的標桿行業
自2006年,BEKO進入中國家電市場的第一天起,就已經面對著白熱化的競爭,而今天的家電行業,歷經多重優惠政策的提升和洗禮,其激烈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BEKO中國區市場經理劉德星對記者說,這是一個“熟透了”的行業。
一、二線市場具有透明的價格體系,規范的市場體系,完整的流通體系,成熟的營銷體系……毫無爭議,家電行業早已成為全國輕工領域乃至所有行業的標桿。
僅以北京的連鎖店門密度為例,至今,蘇寧的門店數已經超過100家,國美電器超過60家,大中電器超過30家……
而如果說家電下鄉等政策實施之前,二三四級市場還有部分的發展縫隙,那么家電下鄉之后,這部分市場也已經被驟然“崛起”的諸多中小型家電企業填充完畢——更何況,在享受優惠政策方面,外資企業與他們相比,多少顯得有些有心無力。
在BEKO中國區管理層看來,三四級市場的優惠政策并不會對外資屬性的企業放開。從國務院家電下鄉政策的設立出發點來看,外資企業及其產品,也確實并不完全符合政策的初衷:外資企業大部分產品定位中高端、具有較高的科技水平,并不符合國務院“物美價廉、操作簡單、適合農村消費特點”的要求,其三四級市場的終端網點數目也無法保證完善的售后,以滿足農村家電產品使用成熟度較低的現狀;另一方面,定位“進口”、“中高端”白電產品及洗碗機、電烤箱等家電產品的BEKO也并不過分看重這一市場。
待遇:超國民政策逐步終結
成熟的體系,競爭激烈的一、二級市場,并不受歡迎的三、四級市場……而尤讓外資企業失落的,是“超國民待遇”的消失。
自2010年12月起,國家所有針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已基本與內資企業實現了統一,BEKO是這一切的親歷者。
2006年,BEKO踏入中國的第一年,城鎮土地使用稅開始向外資企業征收,自此以后5年間,車船稅、企業所得稅、耕地占用稅、房產稅等多項稅收政策也逐步實現了內外資的統一,在中國企業弱小時,還能收到“保護”的洋企業,在中國民族企業壯大后,卻失去了政策盾牌。
雖然偶有微詞,但是這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發生轉變的必然結果,一本萬利時代的“政策偏袒”時代,不可能永久存在。
具有近60年歷史的BEKO也并沒有將發展的機遇依托在“優待”上。
劉德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激烈的競爭是全球家電市場的普遍狀態,當前時期,家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當聚集在技術研發和管理上。
“提高品質的基礎上降低成本也是強化競爭的重要方面。相同的品質,相同的功能,BEKO產品的價格要低于博世、西門子等進口品牌二十個百分點,這也是其它外資品牌接連虧損,而BEKO銷量卻穩步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考慮到當前時期中國區工廠的產能,BEKO在2012年還將在增加更多的純進口新品。”劉德星說。
推薦閱讀
3月7日凌晨消息,蘋果公司將在北京時間3月8日凌晨2:00在美國舊金山召開重要產品發布會,預計該公司將宣布推出新一代iPad。新浪科技將全程圖文直播此次發布會。 蘋果公司2月29日向業界人士發出會議邀請函,但并未明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BEKO式思考:外資家電企業的中國之路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