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蘇泊爾錳超標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整個不銹鋼食具容器市場的關注。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專家告訴記者,最近他們針對不銹鋼食具容器的標識進行了檢查,結果不容樂觀,“可以說,就沒有合格的。”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專家表示,評估中心對不銹鋼炊具的平均錳析出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結果,只代表不銹鋼炊具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并不能證明產品的質量合格,實際上,早在2009年哈爾濱工商局首次曝光蘇泊爾問題炊具,就曾指出其“質量不合格”。
記者近日對含不銹鋼家電類的產品進行實地采訪時,發現多數產品(包括名牌)舊標準對材料標識含糊,對金屬材質中比較重要的鎳和鉻的含量并無標注。
權威聲音>>>
產品質量、標識、很少合格
懸而未決的蘇泊爾錳超標事件近日有了新進展,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了初步評估結果:經過極端試驗證明,不銹鋼炊具的平均錳析出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個出自于國家權威部門的結論似乎可以讓蘇泊爾錳超標事件就此塵埃落定,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長嚴衛星的一席話卻讓人將目光引向另一個焦點———包括蘇泊爾產品的質量。
嚴衛星表示,評估結果只代表不銹鋼炊具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并不能證明產品的質量是否合格,因為不銹鋼炊具的質量包括耐用性、抗腐蝕性等,這些跟產品所使用的不銹鋼材質相關。實際上,早在2009年哈爾濱工商局首次曝光蘇泊爾問題炊具,就曾指出其“質量不合格”。
人們對蘇泊爾錳超標事件的關注也引發了對整個不銹鋼食具容器市場的關注。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董金獅告訴記者,最近他們針對不銹鋼食具容器的標識進行了檢查,結果不容樂觀,“可以說,就沒有合格的。”
董金獅表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銹鋼制品》明確規定,在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或其最小銷售包裝上應標注不銹鋼類型,即不銹鋼種類和牌號,但包括一些知名品牌在內,在標識上無一符合這一規定。
市場發現>>>
“新標準”執行者寥寥
材料標識含糊自去年12月21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銹鋼制品》正式實施后,所有在2012年12月21日后生產的不銹鋼容器類、餐具類制品都必須按新標準進行標識。據了解,新的標準重點明細了不同型號不銹鋼中鉻、鎳、鎘、砷等重金屬的遷移量,以控制食品安全風險。其中,對鉛、鎳等金屬遷移限量均比原標準嚴格。
但記者走訪冰城蘇寧、國美、三聯家電等家電賣場發現,不銹鋼小家電用品琳瑯滿目。近日,記者就標識問題調查了賣場銷售的不銹鋼制品,發現幾乎所有產品都未標注材質種類和鎳鉻含量。仔細查看電飯煲、豆漿機、等不銹鋼產品的標簽標識,大多都是按舊標準生產的,沒有標識不銹鋼類別和“食品接觸用”等信息,對餐具主體材料、用鋼成分、不銹鋼類別等信息也沒有標注。“新標準是后來執行的,但以前生產的不銹鋼制品還能賣。
在售的不銹鋼依照舊標準,標識都齊全,顧客可以放心購買。”銷售人員說。
只有“美的”有標注
記者在蘇寧電器中央大街店采訪發現,包括許多名牌在內的豆漿機,其不銹鋼內膽上所標注的只有“水位上線”、“水位下線”的標尺字眼,并無“食品接觸用”等信息。記者查看了某品牌不銹鋼水壺的標簽,上面僅標注了“執行標準Q/WSP09《不銹鋼水壺》”字樣,沒有更多透露不銹鋼材質的文字說明。某系列不銹鋼響壺同樣也只標注了執行標準。但也是比較籠統的“主體采用優質不銹鋼加工成型、不腐蝕、高強度、堅固耐用”等宣傳性文字。
當記者打開美的一款不銹鋼豆漿機,看到其內膽中有“食品級”字樣的印記。導購員告訴記者:“美的品牌的豆漿機鋼材是采用韓國相撲304鋼加工而成的,質量沒問題,并且,美的去年開始就在產品上做了說明,現有五款豆漿機上有“食品級”字樣標注,如果沒有這種標注,那就是先前生產的。
重要提示>>>
鎳、鉻的含量更關鍵
食品安全與環保專家董金獅說,在我國,食品接觸類不銹鋼制品分為兩類,一類叫食具容器類,即用于生產、加工、烹飪和盛放各種食品的炊具、餐具、食具及其他容器,也就是鍋、碗、盆等。還有一類為不銹鋼餐具,即作為直接接觸食品的刀、叉、匙、筷等餐具,這兩類不銹鋼制品都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銹鋼制品》規定范圍內,但食具容器類不銹鋼制品對鋼材的要求更高,“因為蒸、煮、炒、煎等烹飪過程對溫度要求較高,對炊具等防腐蝕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這類容器一般要求使用奧氏體鋼材,也就是鎳、鉻含量比較高的,通常鉻的含量在18%至20%之間,防銹能力較強,鎳的含量在8%至10%,防腐蝕能力較強。由于鎳和鉻的成本價格較高,因此一些生產廠家會用錳這種價格相對低廉的材料代替,也就出現了某品牌炊具出現錳含量超標的問題。
不銹鋼:
看是否“食品接觸用”
目前市面上的不銹鋼制品都沒有對鎳鉻含量做說明,消費者又該如何辨識優質和劣質不銹鋼制品呢?對此,專家給大家支了幾招:
看鎳、鉻含量。如果企業在標識上顯示鎳、鉻含量,消費者只要記著挑選鉻含量在18%至19%,鎳含量在8%至9%之間的產品就可以了。”專家金說。
用磁鐵測試吸附不上的產品質量較高,而能牢牢吸住的肯定不是好的不銹鋼,證明其含鎳量少,也就是抗腐蝕能力差。測試時,最準的方式是吸不銹鋼容器的底部,因為容器的邊緣有時會因為拋光產生磁性,在測試時也會吸得住。不過,這個方法在添加了錳的不銹鋼制品中并不適用。如果錳的含量在國家標準要求的2%以下,磁鐵測試法就奏效。
不選過于便宜的最好不要買小攤小販手中的所謂不銹鋼制品。事實上,那種攤上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假的,真正的不銹鋼制品是不會那么便宜的,因為產品的價格都是根據制作材料的成本高低決定的,那種輕飄飄的“不銹鋼”肯定不是可以食用級的不銹鋼。
掂分量一般情況下,合格的不銹鋼餐具品牌比不合格的重量會更重些。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3月6日下午消息,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報道,諾基亞并不打算在北美市場推出其4100萬像素808 PureView智能手機,相反,該公司似乎只希望在塞班手機擁有一定號召力的國家推出。 目前還很難說諾基亞的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不銹鋼“生銹” 多數家電對材料標識含糊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