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廢舊家電回收體系還要感謝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正是在2009年以來的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初步建立了由生產企業、銷售商、正規拆解企業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同樣是由于以舊換新,消費者家中的廢舊電器不僅可以換錢,還可以享受購買新家電的優惠。如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結束,剛剛建立起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鏈條面臨斷裂風險。
事實上,2011年元旦起,國家就開始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表示制造商有義務對廢舊產品回收再處理。條例第七條規定,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定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但自《條例》實施起,作為其中最關鍵一環的基金征收標準卻遲遲無法出臺。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管理辦法》共公布了三次征求意見稿,在第一稿中,最初的征收標準為(每臺):電視機20元、電冰箱15元、洗衣機7元、房間空調器10元、微型計算機20元。而在第二稿中,電視與冰箱的標準未變,而洗衣機上調1元變為8元,空調下調2元變為8元,而電腦則下調了7元變為13元。在三稿中,五類電器的征收標準統一下調:電視機15元、電冰箱12元、洗衣機7元、房間空調器7元、微型計算機10元。另外,除了獲得國家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認證的企業外,采用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設計方案,及使用環保材料的電器電子產品也被新歸入了減征行列。
最新的消息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即將提報審批,預計將于今(2012)年下半年實施,家電品牌制造商將是該基金征收的主要對象,預計每年征收基金規模約30億元人民幣。
目前,從事廢舊電子電器回收的主要企業有TCL、四川長虹等。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中標回收企業收購的舊家電一律交售給指定拆解企業進行拆解處理。中標回收企業既有蘇寧、國美、大中這樣的大型家電零售商,也有聯想、海爾、格力等家電生產企業,還有再生資源回收公司這樣的單純回收企業。
但是,目前的正規回收拆解企業,在沒有了政策的庇佑的時候,與私人拆解作坊競爭起來,卻毫無優勢。根據李東生介紹,私人作坊每處置1噸電子垃圾,可獲利3000~10000元,而其成本近乎零。相對來講,正規拆解企業投資大,處理費用高,還面臨原料來源問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已于2011年底正式結束,而新的政策尚未實施,舊家電很可能再次通過愿意出‘高價’收購的游擊隊,流向二手市場和非法拆解處理廢舊家電的小作坊,回到過去那種低層次的回收和處理過程。”
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回收網絡的建設、回收設備及廠房的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注入,回收企業盈利空間也備受關注。同時,李東生坦言,奧博目前還賺不了錢。事實上,不僅僅的奧博一家企業,在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之前,很多企業都處于“挨餓”的狀態,即使是在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之后,有的企業也僅僅達到收支平衡。
李東生給出的建議是,對有回收處理能力的生產企業進行豁免家電回收基金,鼓勵家電企業更積極地投入回收拆解產業,生產企業自己把責任擔起來。
推薦閱讀
冰箱除了冷藏功能,還能用來看電視、上網,馬桶可以對尿液進行檢測,成為得力的家庭醫生。 在位于高新區的蘇州路之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里,記者看到這些擁有頂尖技術的家用電器。而讓這些成為現實,都離不開路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回收產業鏈面臨考驗代表建議豁免基金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