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一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近期頒布"的消息引起了家電行業的廣泛關注,其中電視征收的最高,為15元一臺。不過,近日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兩會提案中建議,豁免家電回收基金。那么這項基金究竟該不該收呢?對企業增收后是否會導致家電漲價?
據了解,回收基金征收標準為:電視機15元/臺、冰箱12元/臺、洗衣機7元/臺、空調7元/臺、微型計算機10元/臺。若按上述標準,這五類家電產品的廠家,一年繳納的廢舊電子回收處理基金將達到約20億~30億元,數目相當可觀。
家電回收行業當前現狀
其實早在2011年1月1日起,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開始實施,明確了"生產者責任制"——即誰生產誰負責舊家電的處理費用,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共5類產品被列為首批進入國家正規回收拆解通道的產品,國家為此將設立專門的舊家電處理基金。如果是進口電器電子產品,則由其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履行繳納廢舊家電處理基金的義務。
不過,該《條例》出臺一年有余,但基金征收標準卻遲遲無法出臺,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之一。看似有章可循卻無處循的困境,讓國內的廢舊電器回收市場依舊是一片混亂的狀況。
近幾年,依靠"以舊換新"政策的支持,我國已初步建立起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但涉足該行業的僅有長虹、TCL及海爾等幾家企業,更多仍是以手工作坊為主,落后的拆解和處理工藝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還造成了嚴重的工業廢棄物污染。
另外,筆者前不久也曾調查過一些家電回收攤點,了解到,一些小作坊還會把那些舊家電的配件拆下來繼續使用,或者改裝后賣給農村市場,本身都是壽命將盡的產品,再次回到市場,安全隱患可想而知。因此,建立完善的家電回收體系十分重要。
年征收處理基金數十億 會導致家電漲價?
剛剛也提到,當前家電回收行業因為資金的原因,更多仍是以手工作坊為主,落后的拆解和處理工藝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還造成了嚴重的工業廢棄物污染。
如果開始征收回收基金,家電回收公司將從新政策中獲益,每處理一臺廢棄家電,他們將獲得一筆費用補貼,這似乎有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
不過,對于每年20億~30億元的回收基金的征收,勢必將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有分析人士表示,企業不會自己來承擔這部分壓力,會將一部分壓力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
有專家表示,如果《辦法》正式頒布后,家電終端價格必將會上漲,專家稱,雖然一臺家電的征收額度并不大,只有數十元,但對生產企業而言影響巨大,中國是家電制造大國,生產企業一向以規模制勝,動輒數千萬臺計,這意味著不少大型生產企業每年繳納的舊家電回收處理基金可能超過上億元。
不過,一些企業代表表示,相關費用標準在承受范圍內,企業可通過降低利潤等方式消化這一塊成本,不會以漲價方式轉嫁成本壓力。部分企業則認為,一旦征收標準實施,企業成本增加是必然的,但產品價格上漲幅度不會很明顯,只能用微漲來形容。
李東生:建言對部分家電企業免征處理基金
年征收將高達數億的回收基金,對于當前還處于寒冬的家電企業來講真不是小數字,日前,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兩會提案中建議,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循環經濟體系,并建議對具備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家電制造商進行回收基金征收減免。
他表示,一旦基金開始征收,對于利潤趨薄的家電企業來講必須負擔更多的成本,并且彩電負擔也最高。他建議減免的同時并鼓勵家電企業更積極地投入回收拆解產業。
他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說到:"既然國家立了這個法規,要求交資金,你也不能說不交。但對有處理能力的企業來說,這部分是不是可以豁免一下,這樣可能會鼓勵家電企業更積極地投入回收拆解產業,自己把這個產業做成一個閉環,把這個責任擔起來。"
家電年報廢量將達1.6億 回收產業遇考驗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我國已開始進入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報廢量年均增長20%,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報廢量將達到1.6億多臺。
2009年"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在國家補貼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初步建立了由生產企業、銷售商、正規拆解企業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如今政策結束,在巨額利益的驅使下,這一體系有被沖斷的風險。而私人拆解成本幾乎為零,每噸卻可獲利3000-10000元。
據悉,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由于加裝昂貴的環保設施,還要開具正規發票,運作成本較高,所以在回收舊家電時與小作坊相比缺乏價格優勢。
有關數據顯示,2009年以前,廢舊家電約50%被賣到了廢品市場,40%送給了親戚朋友,10%還閑置在家,還有極少部分被丟棄。因此,建立完善的舊家電回收體系很有必要。
家電回收可借鑒他國的經驗
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就開始實施《家電回收再利用法》。該法律分別規定了家電零售商、家電廠商及消費者三方的職責分工。可以說,相關立法保障了日本向循環型社會的轉型。
另一方面,日本家電廠商在整個循環產業鏈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日本對于每類家電的回收率都有嚴格規定,因此家電廠商在回收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上均不遺余力。
對于我國而言,要想形成推動家電行業綠色發展的不竭動力,第一,應通過強制性法律法規將各方力量聯合起來,并在監督監管、流程標準制定、破除技術瓶頸等方面予以支持;第二,國內家電廠商應承擔起主導回收再利用市場的責任,通過引進、自主研發等方式不斷提高回收技術,促使我國家電回收行業朝專業化方向發展。
另據了解,已有外資企業介入我國家電回收產業,去年年中,日本松下公司就與杭州大地環保公司、同和環保再生事業公司等成立合資工廠搶占舊家電回收拆解先機。因此,國內的家電廠商更應該加緊步伐,布局家電回收產業,來改變當前回收亂象。
寫在文后
家電回收基金的征收勢必會增加企業的負擔,企業也很有可能把這些負擔轉嫁給消費者,政策實施的初衷是為了改變當前回收的現狀,如果最后都有消費者承擔,那勢必會有違這個初衷。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解決當前回收難題才是根本,另外,本土的家電企業也應該積極加入回收產業,來規范行業的發展。
推薦閱讀
彩電企業宣傳步伐過快,平臺內容短板凸顯 日前,2012中國3D產品消費趨勢高端研討會在京召開,會上《2011中國云電視發展白皮書》正式出版發行,首次對中國云電視產業發展進行了全景式掃描和深度解讀。據了解,《白皮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回收產業遇挑戰 處理基金或致家電漲價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