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是一個新興產業,也是一個極具生命力的產業。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所以要加強對產品的質量控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說。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認證中心近日對13家國內主流廠家18個型號的衛星導航產品進行了質量檢測,結果合格率不到30%。李德仁為此呼吁,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管理。
據統計,目前我國涉足衛星導航應用與服務產業的廠商與機構超過5000家,2010年產值超過500億元。
衛星導航市場表現活躍、發展動力強勁、產業鏈比較長,其不但涉及軟件、地理信息資源建設、位置信息服務業,還與一些制造業(芯片和導航儀等)息息相關。
在產品與技術服務的發展方向上,我國衛星導航領域可以劃分為多個細分市場。具體包括:提供與位置相關數據和數字地圖服務的地理信息數據供應商和地圖供應商;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基礎,提供基于位置的相關信息綜合服務的服務運營商;提供產品、技術和系統集成服務的產品供應商和服務系統集成商等等。
李德仁概括地用“需求旺盛,前景很大”來形容我國衛星導航產業。
在李德仁看來,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導航系統對于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安全以及百姓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未來必將取得相應的市場份額。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11)》指出,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預計2015年產值將超過2250億元,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新增長點。
事實上,北斗導航的試驗系統目前已得到普遍應用。按照中國北斗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2012年年底前,我國還將陸續發射多顆北斗導航組網衛星,不斷擴大覆蓋區域,提升系統服務性能,提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區域服務;到2020年左右,我國將建成由30余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北斗將與GPS一樣,成為向全球提供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
李德仁透露,國內已有相關企業開始著手從事北斗應用終端研發以及北斗和GPS兼容終端的研發。“這就意味著將來有一天,使用GPS終端的用戶既可以單獨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兼容的終端。”
“隨著衛星導航市場的日趨成熟,相關的行業標準也亟待完善,需要加強產品質量控制和資格鑒定審查的過程,以進一步規范市場。”李德仁補充道。
推薦閱讀
一個關于電視頻道播放問題而引發的糾紛,全國首例廣播組織權糾紛嘉興開庭,有線電視輸給了網絡電視 有線電視認為網絡電視侵犯了權利,于是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這起案件發生在浙江嘉興,原告方是嘉興華數電視通信有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導航產品市場“魚龍混雜” 應嚴控質量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