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市場
總體情況
2011年,江蘇中央空調市場繼續維持了經濟復蘇后的增長態勢,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實現了20%左右的增長,整體市場容量突破了80億元,繼續位列中國第一大單體中央空調市場寶座。其中,蘇中、蘇北地區中央空調市場容量增長明顯,尤其是2011年上半年的蘇北地區,市場上的項目數量非常之多。同時,江蘇作為中國中央空調市場第一大單體市場,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發展格局,這也說明江蘇地區的中央空調發展已比較成熟和理性。
品牌格局
2011年,江蘇中央空調市場的品牌格局沒有發生太大變化,艾肯空調制冷網監測數據顯示,以約克品牌、開利為主的九大品牌市場占有率對比上一年略有上升,而除此之外的品牌中,也有很不錯的表現。
約克品牌、開利、特靈、麥克維爾等四大外資品牌銷售增幅都不大,除麥克維爾超過15%外,其余均低于江蘇地區平均增長率。
大金、日立這兩大日系品牌相對表現較為出色。大金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幅度,整體銷售額達到17億元左右。日立銷售額超過4億元,增長率超過40%;其余日系品牌如東芝、三菱電機、松下等在江蘇尤其是蘇南地區的發展也不容小覷。
以美的、格力、海爾等為代表的國內家電系品牌,2011年在江蘇地區的表現同樣毫不遜色,尤其是美的和格力。2011年,美的在江蘇中央空調市場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元,成為繼大金之后第二個銷售額過10億元的品牌。其他國內家電系品牌奧克斯、揚子、TCL等在2011年的表現也相當不錯,銷售主要體現在單元機、模塊機等領域。
在傳統的中央空調制造企業中,天加、盾安、頓漢布什等品牌的銷售額和占有率也有較大比例的提升。
產品格局
2011年,艾肯空調制冷網長期監測的中央空調市場上的十大類產品中,絕大多數品類在江蘇地區的市場增長率同比都出現了回落,只有變頻多聯機、離心機和水冷螺桿機的增長率高于江蘇地區市場的整體增幅,其余產品均在平均增長率之下。
2011年,離心機表現相對出色,市場增長率超過20%,僅次于變頻多聯機居第二位。離心機市場主要以約克品牌、開利、特靈、麥克維爾這四大外資品牌為主,國產品牌表現平平。
螺桿機在江蘇市場的銷售額為9.8億元,其中風冷螺桿3.8億元,水冷螺桿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2%和20.0%。螺桿機的增長原因與離心機基本相似。品牌方面,主要以約克品牌、開利、特靈、麥克維爾、天加、盾安、頓漢布什、國祥、美的等為主。
江蘇中央空調市場歷來是以多聯機為主導,2011年也不例外,多聯機市場份額高達40%,整體市場容量達到32.2億元。其中,變頻多聯機是當之無愧的主導者,銷售額超過30億元,也是2011年江蘇市場上增長最快的產品。品牌方面,大金依然獨占鰲頭。
單元機在江蘇地區的銷售增幅略低于市場平均水平,銷售額為14億元。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以美的、格力等為代表的國內家電系品牌均在江蘇地區加大了對其他產品的銷售力度。品牌表現方面,美的、格力依然是主力,奧克斯、志高、TCL、揚子等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水地源熱泵在江蘇地區的銷售增幅相比上年出現大幅回落,整體市場銷售額為2.7億元。
模塊機在江蘇市場的增長幅度為11.1%,銷售額為3億元,同比2010年增速均有所回落,這主要是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及市場理性發展的結果。
上海市場
總體情況
一如全國市場的整體走勢,上海中央空調市場在2011年也呈現了高開低走的態勢,對于上海這樣一個成熟的市場來說,增長放緩在意料之中。
2011年,上海中央空調市場整體容量約為60億元,同比增長9.1%,遠低于全國平均增幅。原因有很多,首先,上海中央空調市場相對飽和,增長空間與二三線城市相比明顯變窄;其次,“后世博會”現象導致大工程項目相對減少;第三,同全國市場一樣,國家的貨幣緊縮政策讓上海很多工程甲方資金緊張,許多項目被取消或暫停;第四,房地產市場低迷使中央空調市場,尤其是對房地產項目依賴較大的多聯機市場增長受到抑制,使以多聯機份額較大的上海市場受到影響。
品牌格局
從品牌角度來看,2011年,上海中央空調市場的品牌格局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從大的方面來看,以大金、日立、東芝為代表的日資品牌,以約克品牌、開利、特靈、麥克維爾為代表的傳統水機外資品牌,以美的、格力、海爾為代表的國內家電系品牌均占據較大市場份額。
大金仍然是上海市場占據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其它日系品牌因為以多聯機為主要產品,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約克品牌和開利是上海市場冷水機組的領導品牌,其中約克品牌在上海市場的銷售額約為4億元,開利的銷售額約為3.8億元。另外幾大水機主流品牌特靈、麥克維爾、頓漢布什、天加等品牌在上海市場也取得了較好的業績。以美的、格力、海爾為代表的國內家電系品牌在上海市場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尤其是美的和格力的發展更加順利。2011年美的在上海市場的銷售額約為4億元,格力約為2億元。
產品格局
在產品層面,上海市場呈現了“一支獨大”的態勢,多聯機市場份額遠超其它類別產品。2011年,上海市場多聯機銷售額達34億元,市場份額約56.7%,占有率再次增長。上海多聯機市場的增長主要得益于變頻多聯機,數碼渦旋機無論是在銷售數量、增長幅度和市場占比方面,均遠遠落后于變頻多聯機。
冷水機組方面,離心機和螺桿機略有增長,其中,離心機銷售額約為3.2億元,風冷螺桿機3.2億元,水冷螺桿機1.8億元。水地源熱泵在上海的增長并不明顯。單元機在上海市場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內家電系品牌的拉動,其中美的、格力、T C L、志高、奧克斯等品牌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浙江市場
總體情況
相對全國的其它市場,浙江中央空調市場比較成熟,競爭也十分激烈。大金、美的等九大品牌在浙江中央空調的市場占有率達到72.0%,同比增加了1.2個百分點。
在產品上,變頻多聯機在2011年的浙江市場取得了較高幅度的增長,銷售額實現30億元,同比增長33.3%。僅大金一個品牌,變頻多聯機銷售額就達17億元,市場占有率為24.3%。
主流品牌普遍反映,從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浙江市場出現銷售大幅下滑的現象,尤其是一些以多聯機產品為主導的品牌,更是感受到涼意。
品牌格局
2011年,九大品牌在浙江中央空調市場的占有率達72.0%,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但低于2009年74.6%的水平。細分來看,傳統四大外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為14.3%,在多聯機方面加大投入和推廣力度,是四大外資品牌提升市場占有率的關鍵;日系品牌大金、日立的市場占有率為30.6%,說明變頻多聯機在浙江市場的強勢地位;三大國產品牌美的、格力、海爾的市場占有率為27.1%,再加上在浙江市場發展良好的盾安、奧克斯、國祥、天加等品牌,可以認為,國產品牌陣營在浙江市場已經站穩腳跟,成為浙江市場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2011年,大金依然是浙江市場的第一主角,其銷售額為17億元,市場份額超過四分之一。同樣以變頻多聯機為主的東芝、日立、富士通等也獲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對于冷水機組而言,四大外資品牌在浙江市場占據主流地位,但由于項目數量有限,增長率不如變頻多聯機。國產品牌在浙江市場的發展則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美的、格力、海爾為代表的國內家電系品牌,依托其多聯機和單元機在渠道領域的有力銷售,占據了浙江市場近三成的市場份額;另一類是以盾安、國祥、奧克斯、WFI、捷豐為代表的本地品牌,依托地域優勢,也在競爭激烈的浙江市場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在主流品牌銷售量逐年增加,市場占有率不斷增加的壓力下,其它二三線品牌在浙江市場的生存日益艱難。
產品格局
2011年浙江中央空調市場容量增長超過30%,使得每個細分產品在浙江市場都取得了超過20%的增長。
變頻多聯機當仁不讓,市場占有率超過40%。離心機組在浙江市場的容量為4億元,同比增長42.9%,以約克品牌為首的四大外資品牌仍占據主導地位。螺桿機在浙江市場的容量為5.6億元,除四大外資品牌占據主流位置以外,國內家電系品牌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多聯機在浙江市場的容量高達31.8億元,其中變頻多聯機30億元,數碼渦旋機1.8億元。大金、日立、美的等品牌在變頻多聯機市場銷量不俗,三星、約克品牌和格力則是數碼渦旋機市場的主流。變頻多聯機的大幅增長也帶動了單元機的銷售,美的和格力均取得不錯的銷量。
廣東市場
總體情況
2011年廣東中央空調市場銷售規模約為55億元,同比增長17%,增速放緩。盡管從總量上廣東市場處于增長態勢,但受制于2011年的經濟環境,廣東中央空調市場呈下滑趨勢,尤其是在9月份之后。
品牌格局
隨著大品牌對市場的擴張和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廣東市場品牌格局開始逐漸固定。以九大品牌為例,2011年九大品牌在廣東市場的銷售額約為44.9億元,占整體市場容量的81.6%,比2010年的76.2%又增長了5.4個百分點,進一步壓縮了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使廣東市場的品牌進一步集中。
作為廣東本地品牌,美的、格力對于廣東市場異常重視。美的2011年在廣東市場取得近10億元的銷售額,格力的銷售額也達到8.5億元,成為廣東市場銷售量最大的兩大品牌。這也帶動了國內家電系品牌在廣東市場的占有率提高,在九大品牌中,美的、格力、海爾三大國產品牌的銷售額占有率達到35%。
產品格局
盡管受到了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影響,以變頻多聯機為主要產品的大金、日立兩大日系品牌在廣東市場的銷售額依舊逐年遞增,2011年,該兩大品牌占廣東市場整體銷售額的19.1%。
冷水機組一直是廣東市場的主力產品,九大品牌中的約克品牌、開利、特靈、麥克維爾四大外資品牌牢牢占據了廣東冷水機組的大量份額。2011年,約克品牌在廣東市場實現銷售規模4.8億元,開利實現銷售規模約3億元,特靈約為3億元,麥克維爾約為4.3億元,廣州日立約為2.6億元,其它如天加、EK、申菱、松下等品牌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北京市場
總體情況
歷年來,北京市場備受各個品牌的青睞和重視,投入也比其他市場更多。2011年度,北京中央空調市場容量約31億元,同比增加6.9%。2011年北京中央空調市場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征:整體市場容量再次增長,市場人員變動較大,整體市場“先揚后抑”,駐外辦銷售方式開始轉變,產品價格調整不一。
品牌格局
與2010年相比,2011年大部分品牌在北京市場的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北京中央空調市場已經成熟,品牌格局也逐漸明朗,各品牌對市場和自身的定位也有著比較清晰的思路。
2011年,九大品牌在北京中央空調市場的整體銷售額為21.8億元,市場占有率為70.3%。這已是九大品牌份額連續第二年獲得增長,也是歷年市場份額最大的一次。值得一提的是,九大品牌中增長最快的是美的、麥克維爾、格力和約克品牌。九大品牌的增長帶動了北京中央空調市場的增長。
以大金、日立為首的日資品牌延續了強大的增長態勢。大金憑4.8億元的銷售額,成為北京市場的銷售冠軍。日立則通過在高端房地產配套方面的進步,連續幾年實現了增長。三菱電機則依靠多年在房地產領域的配套銷售,保證了其過億元的年銷售額。
美的和格力是2011年北京中央空調市場的明星。特別是美的銷售額實現了超過60%的增長。格力也不甘示弱,銷售額增幅在50%以上。
產品格局
多聯機是北京市場銷售額最大的產品。據統計,2011年北京多聯機市場容量約為11億元。一些以生產冷水機為主的品牌也開始涉足這一行列。
與往年相比,離心機在北京市場的增長缺少足夠的動力。據統計,2011年北京離心機市場容量約為2.8億元,外資品牌依然是離心機的壟斷者。
北京螺桿機市場的容量約為5億元,其中風冷螺桿機約為1.2億元,水冷螺桿機約為3.8億元。與上一年相比,螺桿機的整體容量出現小幅增長。
水地源熱泵作為一款較為節能的產品在北京市場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市場容量約為1.8億元。單元機市場容量約為3億元,國產品牌是該產品的主要銷售品牌。
推薦閱讀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小黃金周,廣百電器、國美、蘇寧等賣場傳遞出的銷售信息顯示,電腦、手機數碼產品繼續成為賣場旺銷熱點,而在傳統的四大家電產品當中,只有正在步入旺季的空調銷售情況較好,而歷來黃金周當中唱主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1年中國主要區域中央空調市場分析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