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無論是家電賣場還是家電企業都開始紛紛“涉網”。這讓人不禁猜想,照此發展,電子商務是否會超過線下賣場?
近日來,無論是家電賣場還是家電企業都開始紛紛“涉網”。不久前,“國美當當”聯盟正式落定,而創維、康佳、TCL、熊貓、亞都、華帝等在內的家電企業也都建立了電商事業部,并尋求與電商平臺的合作。近日有消息稱,韓企LG亦加快了進入電商的腳步,其公司目前已實現全品類上網。如此熱鬧的家電網上商城,讓人不禁猜想,照此發展,電子商務是否會超過線下賣場?
“蛋糕”怎么吃是個問題
艾瑞咨詢最近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購市場中B2C交易規模達1791.1億元,占中國整體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的比重為23.2%,較2010年的13.7%增長了9.5個百分點,占比增長近一倍;B2C市場中平臺式B2C交易規模為955億元,占B2C市場交易規模的比重為53.3%,已經超過自主銷售式B2C,并且平臺式B2C將繼續保持高增速增長。
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的虧損并不妨礙電子商務成為最熱門的商業模式。除了風險投資在京東等公司身上投入了近百億美元的資金,國美、蘇寧這樣的零售商似乎都把電子商務看成未來救命的生意。
“今年國美將實現線上家電零售市場規模第一,多渠道銷售是國美網上商城零售規模高速增長的重要途徑。”國美網上商城總經理韓德鵬表示。而剛剛進入第三個發展年頭的蘇寧易購同樣咄咄逼人,在去年網上銷售59億元,殺入電商前三甲的基礎上,今年蘇寧易購的內部考核目標已鎖定200億元的銷售規模,并力爭達到300億元。
而創維電器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監吉一田對媒體透露的數據顯示,創維去年300億元的銷售規模,網絡渠道銷售雖然只有3億元,只占總體銷售額的1%,“但是增速卻非常快,而且人均產出高于線下。”
但不可忽視的是,互聯網在中國的受眾仍然呈現年輕化趨勢,而這一部分人對于在網上購買大家電的欲望并不高,如何提升網絡受眾,提高電商的宣傳范圍,值得思考。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目前家電業在一、二級市場的增速放緩,未來的銷售主力將會在三、四級市場,而外資品牌在三、四級市場的優勢明顯弱于國產品牌,開辟電商渠道,成為提升銷售的一種手段,但是如何運營,成為時下最艱難的問題。
發展期充滿競爭和淘汰
雖然目前人類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步入網絡化時代,但網上家電商城的路卻并不好走。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行需要超乎尋常的投入、耐心和規模,然后議價能力變強、成本下降,最后才能賺到大錢。但國內電子商務公司的物流、庫存管理水平很難達到充分放大自己利益與供應商談判能力的程度。
陸刃波認為,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判斷,電子商務正處在發展過程中,并且速度很快,電子商務與賣場的關系與新興媒體和報紙的關系一樣,兩者不會出現一方取代一方的情況,電子商務將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替代賣場終端由于消費者認知、自身完善程度等原因短時間內不會實現。
陸刃波告訴記者,電子商務剛進入發展期,將要進入漫長的成長期,在此過程中將會充滿競爭和淘汰。
雖然還處在發展初期,但電子商務的確給傳統零售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心理上的。以至于很多傳統零售商都覺得電子商務才是真正的未來。但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的確帶來了新的體驗,當前來看,賣場終端的規模、認知度、口碑等是電子商務無可比擬的,而就消費者購買習慣來看,去賣場實地選購的優勢要大的多。
業內人士認為,其實并不存在只喜歡網購或者只喜歡傳統零售的消費者,電子商務或是傳統零售都只是迎合了消費者的部分需求。真正想長久贏得消費者的零售商不應該被動地去迎合新的元素將二者割裂或者對立起來,而是應該想辦法提供統一的用戶體驗。
目前彩電等家電企業盈利模式還是以傳統銷售模式為主,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消費者消費習慣也發生改變,電子商務越來越得到消費者認可,未來將呈現兩者共同發展的形態。
推薦閱讀
清明小長假剛過,信息時報記者走訪家電市場發現,針對五一黃金周市場的價格大戰已狼煙四起,許多商家紛紛通過上架新品和大規模跳樓價式的促銷來吸引消費者,其中,家電電商的價格火拼最為慘烈。 記者了解到,2012年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企業紛紛“涉網” 競爭轉入新戰場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