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外貿企業在生存困難之下,轉而挖掘內陸市場。
4月9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廣東產品湖北行啟動暨粵鄂經貿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廣東、湖北達成經貿合作項目219個,總金額高達1188.9億元。
與以往由中部省份主導的招商引資所不同的是,此次“廣東產品湖北行”主動的一方換成了珠三角的企業。數百名企業負責人組成的經貿團來到湖北,“找銷路、賣產品。”
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認為,除了看好內需市場以外,目前已進入“嚴冬”的外貿形勢,是珠三角企業大規模選擇北上的原因所在。
千億資金搶灘湖北
在當日的簽約儀式上,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表示湖北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粵鄂兩省在產業上的“關聯度大、互補性強”。
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則回應,廣東企業十分看好湖北的發展,此前已有數千家廣東企業落戶湖北,這些企業為湖北帶來了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
高達1188.9億元的項目合作資金,成為廣東企業搶灘湖北的最好注腳。
當日舉行的簽約儀式上,有超過500家廣東企業參與,行業涵蓋了食品醫藥、農業、電子信息、家電、能源、家具和物流等數十個領域。
最大的一筆項目來自南方電網與長江電力簽署的合作項目,雙方簽署了2012年至2015年三峽送南方電能消納框架協議;此外,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與九州通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的3年高達90億元的合作協議,因其在中醫藥領域的項目,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據廣東省經信委負責人介紹,這次“廣東產品湖北行”活動,參加總人數超過1300人,企業總數超過500家。
而這,只是廣東企業與湖北企業合作的一個縮影。
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至2011年的十年間,廣東在湖北的投資項目已達3000多個,實際到位資金超過2500億元。
“湖北是珠三角地區企業輻射內地市場的紐帶。”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表示,由于湖北具有“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珠三角企業在拓展內地市場時,往往以湖北地區為輻射中部地區的橋頭堡。
“尤其是在2009年12月,武廣高鐵正式通車后,湖北的優勢就更明顯了。”秦尊文說。
“出口”轉“內銷”
眾多珠三角企業搶灘湖北,也有其自身外貿經濟陷入下滑困境的原因。
“這次他們600多人來,主要都是為產品找銷路。”武漢市招商局副局長蘭洪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廣東外貿企業現在出口形勢不好,都在轉向挖內需。”
蘭洪波所言,道出了珠三角企業正面臨的窘境。
據海關廣東分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廣東出口僅比去年同期微增了0.7%,大幅落后于全國6.9%的平均增幅。而從廣東外貿系統傳來的消息顯示,3月份進出口“并不理想”。
這其中,對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地區中,深圳前兩個月出口總額為562.89億美元,同比下降3.5%;東莞延遲公布的數據顯示其1月份進出口總額下降17.8%,其中出口下降10.6%。
3月30日,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張文獻在談到東莞中小企業現狀時表示,目前是“中小企業最困難的一年”。
也因此,拓展新的產品銷路,打開內地龐大的市場,對于珠三角的企業來說尤為迫切。
廣州醫藥集團總經理李楚源表示,拓展中部市場空間,是該集團“十二五”規劃中的重點,未來3年內還將在原材料、大健康、醫藥物流等方面加大與九州通的合作。
看重中部市場的不止李楚源,湖北省廣東商會會長王炎全透露,此次“廣東產品湖北行”之后,占地5萬平方米的湖北廣東商貿城將在年底投入運營。
彭澎認為,目前歐美市場尚未恢復,外貿疲軟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珠三角外貿企業轉向拓展內地市場,是個好的選擇。
推薦閱讀
4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地區油電雙漲拍板定案,夏月(6到9月)用電高峰即將來臨,臺經濟部長施顏祥12日宣布,夏月之前,將開辦第二階段節能家電補助。 據報道,臺能源局長歐嘉瑞補充說,將比照第一階段節能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粵湘簽千億大單 珠三角轉向內陸市場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