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消費電子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中國電子商會、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聯合主辦的“2012年中國平板電視智商標準升級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海信、康佳、長虹、TCL、創維、三星、LG、索尼、夏普等主流中外彩電制造企業,以及掌控網等智能電視內容提供商、家電賣場共同啟動了“智升·云動市場推廣計劃”。在會上,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還公布了由中國電子商會與網易聯合完成的《2012年智能電視消費市場調研報告》,并為大家現場解讀了2012年智能電視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
陸刃波在會上表示,2012年智能電視已經成為中外電視廠商的競爭點,智能電視經過一年多的市場培育后,技術逐漸成熟。到目前為止,海信、TCL、長虹、創維、康佳、海爾、三星、LG、夏普、索尼等品牌智能電視市場占有速度已經得到快速提升。特別是海信、TCL、創維、康佳、海爾、三星、LG等中外大企業,到目前為止推出的新品都有智能電視,國內企業開的新聞發布會都是以智能電視和云電視為主要推介產品。國內IT巨頭聯想也進入了智能電視領域。
然而,據有關媒體報道稱,目前消費者到了賣場以后,只能聽銷售人員講述智能電視,不能真正在賣場里面體驗智能電視。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消費者對于智能電視的需求特征,中國電子商會聯合網易開展了2012年智能電視消費者認知度調查,并形成《2012年智能電視消費市場調研報告》。
智能電視認知度達93%
陸刃波表示,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智能電視認知度已經很高,電視產品的外觀向薄轉移,內容容量上最高的已經達到4G甚至8G。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硬件配置要同等于當前PC機的要求。經過近兩年市場培育,智能電視認知度已經達到93%,有50%的消費者表示購買電視的時候會購買智能電視。在功能方面,消費者對語音功能和體感識別功能認知是最高的。
從品牌來看,海信、康佳、創維、長虹等預期購買力整體高于外資品牌,從“五一”前發布的新品來看,國內企業在外觀設計特別是在智能電視領域,整體要高于外資。
品牌成為智能電視首選因素
陸刃波指出,目前,品牌、價格、畫質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智能電視的主要原因。根據調查顯示,消費者購買智能電視首先考慮的是品牌因素,其次是產品的價格,接下來是產品的畫質。另一方面,功能體驗也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TCL總裁李東生曾在微博中批評自己的促銷員對智能電視功能介紹不夠熟練,說連自己的促銷員都不能解釋自己電視的功能,怎么能讓消費者購買呢。陸刃波就此表示,電視產品在促銷旺季或是節假日,商家經常雇傭一些臨時工來促銷,并根據促銷員賣出的產品數量給予相應的工資,然而電視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在于促銷員本身。所以,為推動智能電視的發展,必須加強對促銷員的培訓,這一點非常重要。
加快智能電視普及價格應進一步下調
陸刃波還指出,現在智能電視價格和普通電視價格相差很大。這與電視機的功能和硬件配置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對5000—8000元的終端電視價位的認同度達到了82%,也就是82%的消費者購買智能電視考慮的價格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所以為了適應消費者的購買需求,智能電視的價格應該進一步下調。
對云電視的解讀需要靠市場引導
陸刃波說,對于消費者來說,云電視和智能電視很難界定。這方面如何認知將來要由市場去主導。LCD電視現在市場上基本消失,就是靠市場決定的。靠政府的手、行業的手很難去推動。調查發現,對于智能電視的理解,45%的消費者認為它能夠實現更多的功能。另外關于云電視的相關信息,45%的人認為它是成熟技術。云電視是一個新的提法,目前提云電視概念的主要是國內廠商比較多,目前云電視的解釋還是要靠市場去引導。
陸刃波認為,云電視經過一年的市場培育后,產品功能已經從概念化向具體化轉變,如創維推出了云健康電視,康佳重點打造云安全,TCL注重云教育。所以云電視正在成為家庭生活的小管家,未來云電視也會更加深入的影響人們的生活。
推薦閱讀
三星將出擊千元智能機一事獲得證實。記者昨日獲悉,在與中國聯通協商后,三星已確定首批千元智能機機型,共兩款,型號分別為S6102E和S6352,具體上市時間待定。 此前,HTC與摩托羅拉已分別推出千元3G聯通定制手機,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認知度提高智能電視日漸成熟價格有望下調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