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制造業重鎮插上互聯網翅膀催生“硅谷效應”
在深圳后海中心區,騰訊濱海大廈、阿里巴巴國際運營總部和商業云計算研發中心、百度國際大廈相繼動工興建,互聯網三大巨頭在深圳一角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品”字形。
城市的另一端,深圳灣高新區總部基地,則成為了原創型科技巨頭的聚集地,中興、創維、康佳、TC L、聯想等大型科技企業總部駐扎。
“高新科技”是深圳經濟發展中的鮮明印記,近年來科技產業配套設施發展的積淀,地理優勢的顯現,互聯網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等政策的出臺,正促使科技名企入主深圳,借華南業務的崛起,放眼東南亞地區乃至全球業務。
“國際化”的算盤
在高速發展超過10年后,中國科技企業的國際化理想正在不斷放大。
今年初,百度國際大廈在深圳市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奠基,建筑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容納萬名員工,預計在2015年建成后將承擔百度華南總部、深圳研發中心和百度國際總部三個職能。百度公司C EO李彥宏表示,百度國際大廈建成以后將成為百度輻射國際市場的橋頭堡。
百度副總裁朱光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2010年2月1日百度與深圳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規劃在深圳設立百度國際大廈作為百度面向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業務的基地。”按照規劃,百度國際總部立足深圳,輻射東南亞,成為百度國際化戰略的窗口。
同樣選擇該地點還有海信(微博)集團。海信將其南方總部以及海信家電產業的海外銷售總部設在這里,預計投資11 .7億元人民幣,2014年運行后年營業收入可達500億元。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對南都記者表示,深圳是大型企業設立南方總部、國際總部的理想之地,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發達,產業鏈較為完善,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IT企業。“海信去年提出智能化戰略,尤其是智能電視需要互聯網等IT企業廣泛參與,此舉能更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后海中心區是深圳市未來三五年間重點打造的五個總部基地之一,與香港隔灣相望約5.5公里。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共經濟與組織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阮萌向南都記者分析稱,“背靠香港”是科技企業將深圳作為國際總部的重要考量因素。“自2007年確立‘深港創新圈’協議開始,兩地科技創新能力交流加強,形成了一個跨城市、高聚集的區域創新體系,提供了交流的平臺,與國際對接的窗口。而包括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建設,都將有助于改善產業布局與基礎設施,使企業能借助深圳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推動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市場發展,逐步輻射全球市場。”
事實上,早在2009年的9月,深圳市政府已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在深圳建立立足泛珠三角、面向港澳臺東南亞、輻射全球的電子商務平臺。
華南商機融合
阮萌認為,整個珠三角地區其實是一個國際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地域拓展從深圳、惠州、東莞、廣州到佛山,都有相關的上下游企業。
2008年,國家發改委批準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相對于周邊其他城市,深圳的創新集聚效應已經顯現,創新成果的市場化程度高,形成了良好的行業生態,讓入主深圳的科技強企更容易找到商機。”在她看來,深圳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在2010年被阿里巴巴收購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成立于2001年的深圳一達通,是國內首家結合專業進出口代理和電子商務功能的中小企業進出口環節外包服務提供商,借助互聯網一站式為中小企業提供通關、退稅、融資、認證等全程的進出口服務,在2010年被阿里巴巴B2B正式收購。
“深圳本身是一個外向型經濟的城市,周邊有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企業,電子商務和實體經濟的融合,能夠加快珠三角制造業的升級,而引進阿里巴巴能起到示范性的效應。”阮萌表示。
2009年,深圳市政府發布《深圳互聯網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電子商務拓展工程被列入十項重大工程。其中,相關條文顯示“支持阿里巴巴在深圳投資建設國際運營總部,積極引進電子商務優秀企業,建設為珠三角制造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微博)也認為,深圳作為珠三角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區域,已經具備必需的硬件和軟件優勢,與渤海灣、長三角地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根據規劃,阿里巴巴在深圳的國際運營總部和云計算研發中心,將全面涉足電子商務的全鏈條,推動阿里巴巴全業務在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參與全球化的競爭,同時積極推動電子商務當中的中小企業實現產業升級,按需定制,同時發展內貿和外貿市場。
同樣被寫入《規劃》還包括移動互聯網。規劃顯示,深圳將“搶先布局移動互聯網,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把握寬帶移動通信發展帶來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市場快速擴張的機遇,支持電信運營商推廣移動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積極推動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
百度在深圳建立的國際大廈,除了扮演華南總部以及百度國際總部兩個角色,還將承擔深圳研發中心的作用。“它一方面將成為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研發的大本營,一方面也將成為百度輻射國際市場的橋頭堡。”
百度目前在上海、東京、硅谷分別建有研發中心。百度副總裁朱光向南都記者表示,以深圳為基地的百度研發中心,進一步深化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應用開發。“深圳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人才優勢和日趨優化的產業環境將為移動互聯網發展奠定深厚基礎。”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顧問張大志認為,近年深圳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處在國內前列。2009年時,深圳成為聯通除北京之外最大的市場,很多新業務都先從深圳上馬。“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擁有上下游產業鏈是關鍵因素,此前深圳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就得益于此。”上游有華為(微博)、中興移動設備制造商,下游即終端有富士康等代工廠家,有如此環境,從事移動互聯網研究發展的企業才能有更旺盛的生命力,也可以更好地生存。
“硅谷效應”待現
數據顯示,2011年深圳生物、互聯網、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38.1%,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根據《規劃》顯示,深圳的發展目標是在2009-2012年互聯網產業年均增長50%,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800億元;2012-2015年,互聯網產業年均增長40%,2015年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
除此之外,深圳灣高新區總部基地分布了中興、創維、康佳、T C L、聯想等30多家大型科技企業總部。留仙洞片占地44萬平方米的中興通訊工業園在建,集生產與科研于一體;而位于留仙洞片區的T C L高科技工業園,按照計劃將引入T C L全球研發中心。
阮萌認為,在區域企業布局上,一是引入大型科技企業,如百度、阿里巴巴等進入,建立先進的研發中心和華南總部,提高整個行業的創新水平;二是基于深圳本身的創新氛圍,借大企業拉動發展,打通產業鏈,鼓勵扶持中小創新型企業的成長。“比如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如何完善機制,引導風險投資基金進入,突破知識產權抵押貸款等局限,在生態圈擴大后有望更好地解決。”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借助收購、投資等手段獲取中小企業的創新技術,有助于融合發展,做大做強。
同時,大型互聯網企業入駐深圳必然會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張大志認為,企業入駐拉動個人消費,衣食住行等周邊產業及配套設施都將發展完善,而諸如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在知名企業本身也會提升深圳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但同樣,產業轉移等因素導致的人才荒也是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根據相關統計,2011深圳年非戶籍人口778 .85萬人,較上年減少了7 .32萬人,這是深圳特區建立30年以來首次出現非戶籍人口下降。同時,深圳去年的人口增長率低至0 .9%,是歷年來3 .98%的平均值。”
樣本案例
華南業務崛起深圳成大本營
華南業務的崛起,是各大科技企業布局深圳,落地華南總部的直接因素。單就深圳本地而言,2011年IT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已達到10451億元,占全國1/7強,IT產品1109.1億美元,占全國IT產品出口16 .8%,全市互聯網企業收入550億元,同比增長57%。
從企業來說,百度的華南業務近年增長迅速。目前,廣東省圖書音像、教育培訓行業信息日均搜索量均在200萬以上,網絡服務、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等7個行業的日均搜索量超過100萬次,而且每一項搜索量都處于全國前列。
在日前舉行的“百度營銷中國行”活動中,百度中國華南區總經理陳永勝在接受南都采訪時表示:“廣州搜索營銷客戶數量增長迅速,2010年新增客戶數近8000家,2011年新開客戶數增加上萬家,較2010年同期增長2000家,客戶新增速度繼續保持20 %以上。”根據廣州市工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廣州市實有私營企業有244486戶,有超過8萬名中小企業利用百度搜索營銷平臺拓展市場,這一比例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倍。
而在深圳,百度目前仍租賃茂業物業在辦公,辦公場所已經相當擁擠,新進來的員工基本上沒有辦公空間,陳永勝認為“加快百度深圳國際大廈建設進程很有必要”。除此之外,百度一系列中小企業扶持措施已落地華南地區,利用百度搜索營銷服務平臺助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中小企業結構轉型,希望充分利用深圳人才、產業配套和政策法律環境的綜合優勢,進一步加速百度的發展進程。
除此之外,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向南都坦言,海信在南方的市場占有率低于北方,南方總部對決策效率的提高和管理力度的加強有促進作用,也會加快擴大南方市場的規模與速度。此前,海信已在深圳建立了研發機構,在順德、東莞、江門等地區建立生產基地,這些未來都將屬于海信南方總部管轄。據悉,海信集團將投資約11.7億元人民幣購置土地、建設研發中心和辦公環境,并在此設立海信南方總部統籌負責南方地區的產品開發、銷售和售后服務等。
推薦閱讀
稱對集團發展有信心 TCL 集團(000100)一季度業績大降,公司董事長、CEO李東生以增持行為力挺TCL集團。昨晚公司公告顯示,李東生5月4日通過深交所證券交易系統增持了553.11萬股。以2.169元/股的成交均價計算,李東生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信百度阿里重金筑巢深圳撬動國際化支點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30/15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