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株式會社首席常務執行董事、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菅野信行6月19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夏普日本總部將逐步向中國區域管理公司轉移經營權,并在彩電之外擴充手機、空調等產品,以多品類和本地化兩大戰略來強化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全年銷售額將向600億元沖刺。
針對郭臺銘有關夏普10代線計劃在臺灣IPO的表態,菅野信行稱,夏普與鴻海集團還沒有就此進行正式的商談。
本地化疾行
菅野信行表示,夏普一直在推行本地化,即地產地銷,近年來著力在管理結構上進行較大的改革。
去年底,承擔夏普在中國地區的管理公司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開始營業,今年分別在南京和無錫成立了液晶事業本部和電子元器件事業本部,把在日本的事業部管理功能全部轉移至中國。
“希望通過上述調整,逐漸在中國市場實現產品設計、商品企劃、生產制造和銷售,形成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開發體制。”
夏普本地化的背后,是中國市場對夏普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近年來,夏普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非常快。2006年時中國地區銷售收入占到夏普海外收入的19.1%,是第三大市場;2011年達到37.9%,成為夏普最大的海外市場。夏普方面預計,今年占比將提升至46.3%,中國市場對夏普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菅野信行預計,隨著夏普在中國市場產品品類的增加,預計2012年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將增長10%以上,達到600億元人民幣。
品類擴充
正由于區域管理公司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經營權的擴大,公司也逐步在中國市場擴充產品品類,如智能手機、空調、平板電腦等,以做大規模。
夏普在中國擴大品類的舉措,需要借助鴻海強大的生產能力。年初,夏普株式會社向鴻海四家關聯公司定向增發約1.22億股新股,占夏普總股份的9.9%,同時,鴻海入股夏普十代線,獲得一半產能。
菅野信行稱,公司決定與具有強大生產能力和采購能力的鴻海公司結盟,建立合作,通過重新調整業務結構,強化企劃和市場營銷能力,降低生產風險,在業已大宗商品化的數字產品領域實現業務的擴張。
具體來說,就是要擴大已經大宗商品化的數字電子產品的產品門類和銷售區域。作為第一步,將推進雙方共同合作實施面向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業務。2013年,中國的手機市場將迅速增長至約3億臺,智能手機將占其中的一半以上。針對這一市場,從2013年開始,將以共同的平臺、共同的工廠為基礎,充分靈活運用鴻海的采購能力,向多家運營商引進多個型號的有競爭力的機型。
此外,夏普在冰箱、空氣凈化器、空調等白色家電領域也開始發力。據悉,夏普計劃在今年8、9月推出空調新品,以三級變頻空調為主。
菅野信行表示,中國空調、冰箱等行業的集中度較高,夏普白電目前較小的規模,無法與格力、美的等廠商相比較,但是夏普會按照以獨創技術和元器件為核心的“螺旋式業務”模式,以凈離子等獨創技術為特點來進行推廣。
推薦閱讀
中電協字[2012]77號 關于召開2012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的預通知 各有關單位: 2012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將于10月底舉辦,會議地點初步定在南京。會議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辦。 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已經成功舉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夏普兩大戰略強化中國市場目標銷售600億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