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來國內彩電市場更新換代步伐加速,各大彩電企業爭相布局智能電視商機,智能電視也由此呈現出快速普及趨勢。其中,國產品牌市場占比目前已遙遙領先于合資品牌。
“隨著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無限量拓展電視功能的智能電視已不可逆轉地成為技術創新和產品轉型的主流趨勢。”在近日舉行的“2012上海國產品牌智能電視高峰論壇”上,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表示,彩電市場的競爭中心將不再集中于傳統意義上的畫質和音質,而是將逐步轉移到高品質的“硬件+軟件應用+服務”的綜合平臺之上。
自2011年8月以來,以海爾、長虹、康佳、TCL、創維、海信為代表的六大國產彩電廠商紛紛加大在智能電視領域的投入力度,爭相推出各自的智能電視新品,并積極投身于軟件應用市場的開發和整合,希望能通過高質量的應用提升用戶體驗,開發屬于自己的競爭“藍海”。相比之下,合資品牌對這一波市場行情的反應則慢了一拍,投放市場的智能新品除了型號、數量少于國產品牌外,在用戶體驗方面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市場調研機構中怡康公司不久前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國內智能電視市場自2011年5月起開始實現快速增長,至2012年4月已取得整體電視機銷量中約30%的市場份額,而去年同期份額僅為9%。在這期間,由于合資品牌還都在主推3D概念,使得國產品牌在智能電視市場上的占比達到了八成以上,明顯領先于外資品牌。
據韓建華介紹,目前國產品牌智能電視的硬件配置已等同于PC機配置,另外對于APP應用開發的重視以及軟件平臺的取舍也將成為其最大的競爭優勢。合資品牌推出的智能電視多是基于Linux平臺,而國產智能電視多采用Android系統,相對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和應用市場的成熟性。
同時,在APP應用開發方面,國產品牌大都已建立了自有的應用商店,并開發了大量適合本土消費需求的實用型應用軟件。國產智能彩電對于各類視頻格式的充分兼容也是一大亮點。“除此之外,本土智能電視品牌的整體性價比,要優于外資品牌40%以上,具有較強的推廣普及價格優勢。”韓建華稱。
國金證券家電行業研究員蔣毅認為,智能電視的普及已是大勢所趨。對國內彩電企業來說,智能電視將有助于其提升利潤空間。但目前國產智能電視產業發展仍面臨兩大難題,一是要努力改善用戶體驗,二是要盡快創新盈利模式。
“現在日資彩電品牌開始逐漸衰退,國家近期推出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將對市場帶來拉動,這些都給國產智能電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TCL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市場推廣部部長陳陽表示,當前國內彩電企業在緊抓產品研發和技術開發的同時,還需要更好地整合產業鏈。另外在行業層面,國產彩電企業也需團結一致、加強溝通合作,集體做大智能電視的“蛋糕”,并抱團應對外資企業的市場競爭。
推薦閱讀
就記者實地采訪北京若干電器賣場的情況而言,現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家電呈現日資、韓資、國產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媒體曾分析,目前創維、長虹、TCL、海信、康佳、海爾等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總和已經占去國內市場的半數以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彩電業借智能TV突圍 國產品牌市占比領先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