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SMART 空調、智能電飯煲、智能電風扇……走進家電賣場,只要稍加留意,你會發(fā)現,小到手機、大到電視,各種電器都打上了“智能”的標簽。可是,到底怎樣才算是“智能家電”?市民往往“一頭霧水”。
這種狀況,或許從7月1日開始有所改變。據悉,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fā)布的《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下月將正式實施,家電的“智商”,將會有明確的分級。
多個“智能” 價差好幾倍
“智能”空調,可以實現“第六感”自動化控溫;“智能”洗衣機,可以根據衣物的種類自動選擇洗衣模式;“智能”電飯煲可以“預約”煮飯時間,還能根據季節(jié)變換選擇食物的軟硬度……
“連個電風扇,都號稱是智能的。”市民李大爺表示,自己前兩天想買臺電風扇,剛踏進賣場,就被一千元的標價給“震”住了。“導購說是智能電扇,可以根據溫度變化調整風速,還有遙控器。”李大爺說,相比一兩百元的普通電風扇,這“智能”的代價可不小。
而記者也了解到,加了“智能”二字的電器,身價普遍都漲了不少。以電飯煲為例,不帶定時功能的售價只要幾百元就能搞定,可加了“IH智能”的名頭,價格就沖到了千元以上,甚至還有的賣到近萬元天價。
“智商”將分5個等級
目前,智能家電暫無統(tǒng)一的標準,讓很多市民都感覺,自己很容易被“忽悠”。
不過,下個月即將實施的我國首個《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對智能家電、智能特性及智能化技術等概念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據了解,《通則》中對智能家電的定義是:采用一種或多種智能化技術,并具有一種或多種智能特性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
同時,家電智能特性檢測與評價內容也分為智能特性、智能技術、智能結構等3個層次,檢測方式包括整機檢測、聯(lián)機檢測和脫機檢測3種。檢測、評價的結果執(zhí)行百分制,其中得分為80分(含80分)以上為一級,其余以20分為1級,以此類推,總體將家電智能化技術應用等級劃分為5級,其中一級為最高級。
按照規(guī)定,送檢的家電在確定智能化等級后,將會發(fā)放相應的智能化等級標識,貼在產品自身明顯處,同時,在產品包裝箱上也要有所標注。
不能全指望“標準”
昨日,金陵晚報記者在許多標有“智能”的家電柜臺上轉了一圈,并沒有發(fā)現智能等級的標簽。而向銷售人員咨詢時,也都得到了“不了解”的答復。
“這個標識還沒下發(fā)。”一位廠家的銷售人員表示,如果7月份開始實施的話,工廠會送家電去做標簽檢測認定,就像當初貼能效標識一樣,確定等級后貼上標簽再送到賣場陳列。
一位賣場人士也表示,智商有明確等級劃分,對家電賣場是好事。“智能家電做到有據可依,這樣就避免了很多忽悠消費者的行為。”不過,他也表示,以后購買智能家電,也不能完全指望于標識,因為標準在執(zhí)行過程中難有明確界定,每一級標準的浮動空間可能很大,購買時還是應該多對比再出手。
推薦閱讀
家電節(jié)能補貼從6月1日啟動至今,已有接近一個月的時間。記者昨天走訪佛山家電賣場發(fā)現,補貼的實施并沒有改變家電市場原來的運行軌道,市場反應遠沒有預期的火爆,部分補貼品種甚至還是0銷售。與之相反,沒有納入補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7月家電將分5級家電智商多高看“身份證”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