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財政部、環保部共同頒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已從今年7月份正式實施。從記者采訪的情況看,面對該辦法的實施,家電企業的反應不一,沒有回收處理廠的感覺壓力較大,較早布局回收行業的則認為這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業界專家稱,長虹等家電龍頭憑借著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和廢舊家電回收處理廠形成的企業全產業鏈優勢,將成為辦法的最大獲益者,同時將推動行業整合和升級。
據了解,辦法將對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計算機五類家電每臺征收7元-13元的處理基金,并對正規廢棄電器回收處理企業給予每臺35元-85元的補貼。這是國家為促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而設立的政府性基金,是我國應對家電產品在使用后期給社會帶來的環保壓力和污染風險,而對廢舊家電采取主動回收處理措施。
“只有家電的生產和回收環節搞好了,才能促進產品的更替,才能激活存量市場。”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鳳稱。但面對辦法的實施,已經布局和尚未布局回收行業的家電企業則反應不一。
“13元/臺將對每臺彩電的銷售產生0.5%左右的成本影響,對生產企業來說可謂雪上加霜。按照創維年銷售800萬臺來計算的話,至少需上繳1億多元人民幣。”創維公司總經理劉棠枝表示。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總裁助理王金亮預計,算上空調、冰箱、洗衣機,美的制冷一年繳納的回收處理費將達3億元。
但對于已有廢舊家電回收廠的長虹、TCL和海爾來說,看法又不一樣。
“如果原料充足的話,預計今年格潤公司就將實現產值3.73億元,減少固廢822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000多噸。”長虹格潤公司總經理吳章杰覺得辦法的實施很“給力”。
長虹格潤公司系在2010年長虹獲得廢舊家電處理資質后,于同年6月成立一家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的再生資源公司,長虹控股該公司。該公司目前進行中的總投資額達5億元的項目全面達產后,將達到廢舊家電200萬臺的年處理能力。
“長虹針對家電產品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的高值化利用、高價值元器件重用的拆解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形成了廢舊電視、空調等再資源化利用的系統技術,整體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長虹格潤公司技術總監郅慧表示。
業界專家稱,長虹等家電龍頭憑借著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和廢舊家電回收處理廠,形成了一條可循環的家電產業鏈,抗風險能力明顯,企業全產業鏈優勢突出。這將成為這些家電企業在新一輪競爭中勝出的重要籌碼。
業內人士預計,家電年征收基金規模約為30億元左右,新政將對廢舊電器回收處理行業帶來實質性利好。目前兩市從事廢舊電子電器回收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四川長虹、格林美、TCL集團、桑德環境等,這些公司有望從上述政策中受益。
推薦閱讀
曾經叱咤風云的日資空調品牌如今何在?據了解,東芝、大金、三菱等企業已悄然轉戰商用空調領域。 最新數據顯示,東芝商用空調上半年出貨7.8億元,同比增長近30%。日本大金為增加商用空調市場的競爭力,2011年12月在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回收新政實施廢舊家電處理基金年征30億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