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家電市場新品層出不窮,價格也越來越“親民”。幾年前還動輒上萬元的液晶電視,身價普遍降至幾千元;曾經的冰箱“貴族”雙開門冰箱也成了普通百姓選購的主流產品。
不過,與越來越便宜的電器售價相比,“過保”電器售后維修價格卻讓消費者大呼“買得起,修不起”。
廠家報價幾倍于市場價
“這臺燃氣灶買的時候才2000多元,換個配件居然要600多元,也太離譜了!”面對上門維修人員的報價,林女士吃了一驚。她家的華帝牌燃氣灶因打不著火而報修,北京華盈多廚衛銷售有限公司的維修人員上門調試幾下后表示必須換件。一番討價還價后,維修人員說,如果不通過公司,收費400元就能換件。他還透露,從公司倉庫拿件也就100多元,不過因為要打點倉庫管理員,并承擔客戶投訴的風險,所以要價400元。臨走時,他還一再叮囑林女士,如果公司客服回訪,一定要統一口徑,“就說你嫌貴,沒換,我這是好心替你省錢,你可別把我賣了。”
市民張女士日前也致電本報稱,為了更換洗菜盆抽拉龍頭上斷裂的不銹鋼伸拉軟管,她跑了好幾家五金建材店,都沒有找到尺寸完全相同的,最后不得不花80元從廠家購買了一根。“這種不銹鋼軟管根本沒有技術含量,市場上同類產品也就二三十元。”張女士對于廠家的定價表示不解。
有著類似經歷的還有李先生。他家里的史密斯熱水器漏電保護插頭“罷工”,廠家對于該插頭的報價是118元。而類似的16A漏電保護插頭網上報價從17元到66元都有。
競爭下配件利潤難放棄
記者發現,無論是吸塵器的地刷、微波爐的電腦控制板,還是冰箱的溫控器、電視機的遙控器等,這些家電原廠配件的價格往往都高于消費者的“心理價位”,但一些網絡經銷商或是家電維修站出售的這類配件,價格還能讓人接受。
一位淘寶賣家表示,即使是原廠配件,也不都是原廠生產的,電器生產廠家也是從專門生產電子元件的廠家采購后再組裝的,所以消費者不要一味迷信原廠配件。
位于豐臺區橫一條路上的一家電器維修站店主稱,由于信息不對稱,加上看準了消費者追求原廠配件的心理,本來價格并不貴的配件,搭上“原廠”標簽,身價就翻番,然而消費者追求的所謂“原廠”配件,也有部分是電器生產廠家采購來的。
“由于競爭激烈,白色家電廠家依然在打價格戰,產品售出后在保修期內,廠家還要負責免費維修和換件,為了彌補這部分的虧空、維持正常利潤,配件銷售就成了家電企業部分利潤的來源。”一位家電賣場負責人表示。
推薦閱讀
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領先企業正樹立起中國品牌在全球乃至發達國家市場的知名品牌形象。近日,法國最具權威性的經濟類日報《回聲報》整版刊發了題為《海爾重新定義中國制造》的文章,對海爾以高質量創新產品開拓發達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買得起換不起配件銷售是企業利潤來源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