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記者 王德祥)265億元節能家電補貼政策上月起正式實施,熱水器中,電熱水器品類并未入選。業內人士分析稱,電熱水器產品采用二次能源、屬高耗能產品以及有熱泵、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可以替代等原因,是相關部門確定這上述政策的主要出發點。
但專家表示,熱泵、太陽能產品本身就已是高能效產品,結構升級節省下的能耗并不明顯,而市場上二、三級能效電熱水器產品要遠多于一級能效產品,從電熱水器耗電量較大、保有量持續增長等方面考慮,對電熱水器進行節能升級方面的鼓勵和引導,要更具現實意義。
必要性:耗電量大+保有量大
博西家電中國公司副總裁唐建榮稱,電熱水器屬于家庭中最常用也是耗電量最大的電器產品,沒有季節性,每天都需要使用,而其單件產品的耗電量可占到家庭總耗電量的30%左右,應當成為節能減排需要考慮的重頭產品。
據測算,一個城市家庭的用電總功率一般為10000W左右(通過對空調和其他大功率設備,如烤箱、電熱水器和燃氣燃氣熱水器等錯峰、錯時、對換產品類別使用來計算),家庭每天耗電在10至15度之間。其中,電熱水器功率在2000W至3200W之間,平均為2500W,以1臺60升電熱水器為例,加熱大概需要3度電,24小時保溫大概1至2度電,因此電熱水器產品一天的耗電量約為3至5度,一個月約為90至160度,占家庭總耗電量的30%左右。
而當前階段,基于電熱水器產品的便利性和經濟性,我國電熱水器產品還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據中國家電協會近期統計數字顯示, 2011年,我國電熱水器產品生產能力達2175萬臺,產量1890萬臺,其中,內銷1545萬臺,2012年到2018年,我國(熱泵/電熱/燃氣)熱水器銷售額會從約161.7億元增長至323.3億元,市場容量將從1821.1萬臺增長至3225.2萬臺。其中,電熱水器產品銷售額將從74.4億元增長至129.3億元,年增長率7.1%;市場容量將從約1000萬臺增長至1741萬臺。
但在當前的終端市場上,二、三級能效的電熱水器產品依舊占據主流,一級能效的產品并不普遍,專家表示,此種情形下,積極引導電熱水器產品的結構優化升級,可以更好的滿足國家節能減排大戰略的要求。
可行性:電熱轉換+本身節能
雖然目前電熱水器大多使用直接加熱體,其本身的熱裝換效率已經較高,但通過多種方式,依然可以實現能耗的大幅降低。
唐建榮介紹說,電熱水器產品可以向多能源組合方向發展,比如太陽能+電熱水器相結合,并逐步提升一次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二次能源的使用比例。
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把純電熱水器、太陽能+電熱結合的熱水器、熱泵+電熱結合的電熱水器,一并納入到電熱水器的能效體系中,并加以統一的測量和考核指標,為我國進行相關嘗試提供了成熟的經驗。
而電熱水器本身節能技術的提升也具有可行性。
據了解,電熱水器能效標識具有兩項重要指標:“24小時固有能耗系數”和“熱水輸出率”。通過防止能效虛標,健全全社會環保意識以確保“24小時固有能耗系數”真實有效以及提升“熱水輸出率”后,消費者就可以盡量購買小容量、低功率、高能效的產品,同時,這也能夠更好的滿足節省空間+超高效率的現代住宅要求。
唐建榮說,以最快的方法,最合理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熱水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其實是節能的最佳支持,而做到這一方面,智能功能是必須的。而從多種家電產品的智能化發展來看,電熱水器的智能化發展既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
推薦閱讀
昨日,記者從中航協了解到,聯邦快遞和UPS的國內快遞經營許可證尚處于審批程序中,中航協正積極與郵政局、民航局、航空公司和快遞公司溝通,大提反對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引導電熱水器產品節能升級更具現實意義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