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家電板塊在整體板塊表現中仍屬領先,其中海信電器、格力電器等個股都收獲不小的漲幅。但昨日二級市場上,在大盤重挫超過50點之時,家電個股領跌大盤,截至收盤,板塊下跌幅度接近5%。除了海信電器和美的電器外,小天鵝A(000418)跌幅也超過了5%,深康佳(000016)、美菱電器(000521)和奧馬電器(002668)跌幅接近5%,青島海爾(600690)則下挫3.96%。
新刺激政策效果未現
“海信電器領跌可能是因為前期上漲的幅度較大導致的,不排除部分機構獲利套現”,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昨日認為,而其他個股的下跌與“騙取補貼”和“補貼力度”不足存在一定關聯。
從6月1日開始,中央財政安排265億元用于支持擴大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全面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節能產品政策補貼,消費者在購買符合條件的5類節能家電時可享受70元~600元不等的補貼。
不過從目前的效果來看,節能補貼政策暫時還沒有引爆家電消費,有業內人士分析補貼力度與此前實施的以舊換新相比要弱一些,加上之前的刺激政策已透支部分需求,新的刺激政策難以在短期內形成巨大放量。
而且,節能補貼政策落地后,部分企業也存在不規范操作的問題。本報上周獨家披露彩電企業在節能補貼的能效標識和賣場宣傳上有諸多違規行為,“市場擔心這些違規行為會引發監管部門的嚴厲打擊”,分析師表示。
海信的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海信將加大補貼力度爭取更多市場份額,并對海信電器的前景“充滿信心”。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此前明確,對生產不合格產品、虛標產品能效等級的企業以及編造虛假推廣信息騙取補貼資金的生產企業及流通企業和銷售網絡給予扣回補貼資金、罰款、取消推廣節能產品資格等處罰。
銀河證券分析師董思毅則強調,引發此輪家電個股大幅重挫的最核心原因可能是因為即將公布的中報業績,“上半年受宏觀調控和外圍需求低迷的影響,家電企業的銷售普遍遇到了較大困難,不僅往年大幅增長的情形難再現,一些企業的利潤甚至將低于市場預期。”董思毅指出。
中報業績或低于預期
一些前往家電企業調研的分析師也透露,從家電企業反饋的信息來看,部分龍頭企業業績低于預期確實是存在的,市場在得知這些信息后選擇了“用腳投票”。
產業在線公布5 月空調產銷數據,產銷數據仍有不同程度下滑,申銀萬國的分析報告認為這主要是由于終端需求仍顯平淡,加上去年空調節能惠民政策退出前夕出貨基數較高的緣故。數據顯示,5 月產量1153 萬臺,同比下滑7.5%,較4 月下滑4.2%,仍未有顯著改善;銷量1219萬臺,同比下滑4.1%。
記者了解到,部分家電企業今日就將公布業績快報,相信隨著中報業績的陸續披露,家電企業的“利空”將徹底展現在投資者面前。
另外,7月1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正式落地實施, 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和微型計算機等5類產品生產者和進口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將被征收廢舊基金,標準從7元/臺到13元/臺不等,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家電企業的成本壓力。
中金公司的報告指出,如果以2011年家電企業內銷出貨量(產業在線口徑)估計征收費用,2011年家電行業將繳納19.7億元處理費;如算上電腦,整體處理費規模將達到26億元。其中,上市公司將被征收12.8億元,青島海爾首當其沖,征收費用將達到2.86億元,其次是美的電器、格力電器、四川長虹、TCL集團等家電龍頭企業,征收費用均超億元。
不過即使是在整體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家電板塊中仍有部分企業表現出色。在昨日的大幅下跌中,格力電器等個股的跌幅就較小。分析指出,一些技術基礎較好的企業業績抗跌性較強,家電個股逐漸出現分化。
推薦閱讀
隨著半年數據的陸續出爐,海信電器今早也公布了上半年彩電出口數據。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海信電視出口銷售額同比增長61.4%、銷售量同比增長46.9%,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上午,記者聯系采訪了海信國際營銷公司總經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股昨日暴跌或源于中報業績不佳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