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我國首個《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開始正式實施,《通則》明確定義了什么是智能家電,并將家電智能化技術應用等級劃分為5級。7月5日,記者走訪威海家電賣場發現,智能家電市場仍然很混亂。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冰箱、智能電飯煲……消費者卻多是霧里看花。
大小家電齊“智能”
記者發現,一些小家電打上“智能”標簽后身價倍增。1000余元的智能電飯煲、7000多元的智能吸塵器……個頭小,價格高的小家電隨處可見。
“這款電飯煲的內膽是特殊材料,純天然的。另外,它運用三維立體加熱方式,能根據個人的口味做出細致的烹飪調節。”在蘇寧賣場的小家電區,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一款智能電飯煲。這位銷售人員說,這款售價超千元的電飯煲挺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記者比較發現,凡是宣稱有智能功能的家電產品,其售價普遍比同類型產品都要高,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
價格比普通家電高許多
7月15日,記者走訪市區部分家電賣場,大部分的家電都打出“智能牌”,不但有空調、冰箱、電視、洗衣機等大件家電,甚至連電飯煲、凈水器等簡單的小家電,也都紛紛和“智能”沾邊。
“智能云電視,全國熱銷……”在國美電器新威路店,關于智能電視的廣播在賣場循環播放。
在家電賣場,智能電視已經成為主流,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機型都是智能機,目前的銷售和存貨均以“智能”為主。
同樣,在冰箱賣場,近一半的冰箱都標注了“智能”。“現在幾乎都是智能的了。”在蘇寧電器廣場店,某空調品牌的銷售人員如是說。
啥是智能?銷售員也糊涂
消費者期待“智能”規范化
記者了解到,多數家電在產品的等級上,一般都只標識著“合格”,或“正品”的字樣,并沒有明確的智能分級。對于智能家電的等級新標準,受訪的家電行業從業人員都不清楚。
威海市質監局標準化科負責人介紹,《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是個推薦準則,不能強制執行,是否按照此通則執行,廠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定。
她認為,標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有一定的過濾作用。
同樣,消費者對于通則比較歡迎。“希望新規定能讓智能家電規范些,我們購買時也有一定的參考。”不少消費者認為,家電“智能”潮流漸起,標準也應盡快跟上。
“這款電視,可以智能手勢識別,還有Win7系統,USB視頻播放。”“這款電視可以遠程控制。”“這款空調有一鍵自動清除功能,是智能的。”
在家電賣場走一圈,導購們對“智能”的解釋各不相同。但到底什么樣的是智能家電?多數銷售人員并不能說清楚。某電視品牌的銷售人員甚至直接告訴記者:“我也不懂,反正都這么賣。”
在蘇寧電器海爾空調專賣店,導購聲稱所銷售的空調都是智能的。當問及什么是智能時,她想了想說:“就是遙控器上有一個按鈕可以執行指令。可能就是電腦操作的意思。”
銷售人員如此糊涂,消費者更是云里霧里。在賣場里,多數正在選購家電的消費者對“智能”沒有概念。“都說是智能,就是功能多一些把,也不知道用不用得著!”市民劉先生說,他看到商場里都是推“智能”招牌,就趕了個潮流。
推薦閱讀
在好不容易花6000萬美元巨款了結商標官司之后,稍顯狼狽的蘋果終于要在國內開賣新一代ipad產品。 雖然遲到的蘋果新品是否還會在國內一如既往引發瘋狂搶購還未可知,但早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售的新ipad是一款缺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首個標準7月實施 大小家電都想沾智能邊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