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聯想集團開始確立了移動互聯戰略,并開始打造PC+概念的四屏一云。時隔三年,PC和手機已經交出了一份令聯想集團滿意的答卷,作為四屏一云的最大一塊屏,聯想智能電視只能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IT商業新聞網獲悉,聯想智能電視銷量成謎,目前沒有可供查詢的資料。但來自聯想集團內部的消息稱,產品最近兩個月的銷售達到公司預期,下一步公司將拓展渠道和產品線,以拿到更大的份額。
據搜狐IT報道,智能電視是聯想最晚發力的一塊“屏幕”,2012年5月8日,聯想集團正式推出智能電視,其售價從6000元至14000元不等。聯想智能電視總經理熊文說,智能電視的競爭環境并不是有序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時有發生,部分廠商混淆智能電視概念以次充好最終將毀壞整個行業。
智能電視難復制PC手機成功
探究聯想的基因,發現這是一家善于跟跑然后超越的公司。無論是PC,還是手機,聯想都不具備先發優勢,但都通過某種途徑實現了彎道超車,從而進入該領域的前列。
早年,聯想通過萬元機計劃,實現了PC業在中國市場的趕超,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劉軍設計的E系列電腦幫助聯想PC打了一個翻身仗;手機領域的喜訊則來得更早,從1%的份額到13%的國內第二名,聯想只用了一年,策略是多產品線作戰和多渠道推廣,其中包括運營商捆綁定制。
與上述兩類產品相比,聯想的智能電視具備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聯想的先發優勢,在推出智能電視的速度上,聯想超過了自己的一系列IT競爭對手,如蘋果,微軟。
成為行業首發意味著,聯想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同時也意味著聯想要去教育這塊市場,讓用戶去選擇真正的智能電視。
在智能電視這個領域,聯想沒有運營商捆綁的便利,也不存在同國美蘇寧等3C賣場博弈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作為電視領域的后進入者,主打高端的聯想遭遇了家電廠商的群狼戰術,一大批所謂的“智能電視”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同聯想競爭。在熊文看來,如果競爭環境如此,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有可能再度發生。
劣幣驅逐良幣再度發生
在位于中關村蘇州街的一家蘇寧電器,搜狐IT向蘇寧工作人員咨詢關于“聯想智能電視”的消息。工作人員稱,該店并沒有聯想電視,但有眾多品牌的其他家電可供挑選,且這些家電都是智能電視。
通過走訪發現,市售的所謂“智能電視”從兩千到上萬不等,其中最基礎的智能電視,是具備了讀優盤功能的電視設備。但這些產品,和聯想集團提到的具備APP應用的產品完全不同。
在聯想看來,真正的智能電視應該有操作系統,有海量的視頻點播內容,并且擁有人機交互的應用。實際上,很多行業觀察家也持此觀點,但在坊間,銷售人員和普通用戶的觀點則與專家的看法不完全相同。
熊文表示,還是希望媒體多呼吁,從而進行正確的引導。
目前,部分家電廠商正在透支智能電視這個品類的產品,刻意歪曲智能電視的真正涵義,長此以往下去,智能電視行業必將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熊文向出席的媒體記者大吐苦水,他說,一方面我們要做品牌的推廣,另一方面還要做品類的推廣,告訴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智能電視。
而在智能電視的推廣上,聯想重新提到了渠道為王的話題,而且,與聯想多款手機打天下類似,聯想也即將在智能電視領域復制這一做法。
渠道博弈話語權弱
很多人在總結聯想PC的成功經驗時稱,渠道功不可沒。但在智能家電推廣過程中,聯想并不具備這一優勢,原因是傳統的聯想專賣店或者電子賣場并不是電視目標人群產生購買的地方,人們往往更喜歡在百貨商店或者3C賣場來完成購買行為。
現階段,聯想的銷售渠道相對單一,就是和蘇寧的部分門店展開了合作,推廣聯想智能電視。據熊文透露,聯想智能電視的份額,能占到該店電視銷量的兩位數的百分比。
實際上,聯想在網絡上也開通了智能電視的購買渠道,但熊文強調,網絡渠道并不是聯想的主推渠道,原因是電視產品還是需要用戶來現場感受體驗,然后才能完成購買行為。
基于上述原因,聯想今年把渠道拓展作為重要的任務,其具體作法,是進一步開拓國美蘇寧等賣場資源,同時加大和區域家電廠商的合作力度,并通過代理的模式和他們達成協議。
據悉,目前,聯想已經完成了和國美電器的協議談判,相關聯想智能電視產品將在今年8月份出現在國美電器的門店里。
此外,需要特別一提的是,聯想還將推出新一波的S系列智能電視新品,且售價低于現在已經上市的K系列智能電視產品。這批新品將出現在聯想的各大渠道上,并且在國慶前夕擺上柜臺。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月1日消息,法庭文件顯示,三星正在開發一款配備視網膜(Retina)顯示屏的平板電腦,并計劃在今年推出。 美國科技博客網站BGR去年晚些時候報道稱,三星正在開發一款超高清平板電腦,屏幕尺寸超過11英寸,分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電視難再造PC輝煌 渠道博弈耗力過多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