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的各項補貼政策不同,新一輪家電節能補貼惠民工程針對企業及行業設立了最低銷量門檻。這對于空氣能熱水器行業來說,能否成功實現銷售100萬臺的目標成為關系到該行業突圍的關鍵。“我們現在面臨的是圍城效應,沒有入圍的企業擠破腦袋要入圍,入圍企業則絞盡腦汁要突圍。”廣東同益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壁奎指出,這是空氣能行業首次獲得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意義重大,首次“國考”過關是十分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如果一直不能“畢業”,那么,不僅要多付出學費,負面影響也大,“今后我們行業要獲得政策支持就更難了”。
如今,企業已經逐漸認識到入圍節能惠民工程對空氣能行業的意義不僅是每臺享受300元-600元的最高補貼額度,而且入圍與否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可謂生死攸關。因此,自7月3日啟動第二批節能惠民工程申報以來,企業紛紛將入圍申報列為了頭等大事,有些企業甚至成立了由老總親自掛帥的“節能惠民辦公室”。
中國熱泵產業聯盟副理事長、江蘇天舒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天舒表示,參與第二批申報的所有企業不必過于擔心能否入圍,只要規范生產,有生產許可證、齊全的產品檢測報告等,整理資料也比較簡單,只要按照要求準備資料、進行網上提交,再把材料報送北京,入圍的幾率很大。
《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企業入圍申請步驟及相關要求》規定,在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政策執行期間,惠民工程入圍評審工作采取隨時申請、地方政府審核推薦、不定期評審制。但是推廣期自2012年6月1日起只有1年,國家有關部門和企業都等不起,能不能盡快入圍,對部分企業來說已經很緊迫了,因為本次補貼還設立了最低銷量門檻。
據專家介紹,空氣能熱水器行業是個新興行業,雖然有美的、格力等大企業的進入,但本質上來說,大家都還是在開拓市場階段,正走在開創專業品牌的道路上,消費者認知度低,營銷網絡還不完善,2011年產業總體銷售額只有約40億元,還不及一些家電企業一個月的銷售額,全年銷售額過萬臺的企業不超過20家。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若虹認為,入圍推廣目錄的企業只要配合國家政策,認真履行企業責任,并且推廣價格合理,完成最低規模不是大問題。但他也提醒說,企業若真的不能夠完成最低推廣規模的要求,財政補貼將被如數追回。
廣東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密升認為,該公司跨過最低1萬臺的銷售門檻并不難,但是全行業能否實現100萬臺以上的目標則是個未知數。據透露,100萬臺是相關部門把空氣能熱水器納入到補貼范圍內的行業目標。
業內專家指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首先,企業要苦練內功,打破低溫狀態下空氣能熱水器運行能力缺陷、壓縮機可靠性與穩定性等技術瓶頸;其次,行業領軍品牌應抱團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的美譽度,在讓消費者認可產品的同時,也要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用得舒心。
推薦閱讀
繼國家對節能家電產品進行財政補貼之后,業內有關智能家電也將納入補貼的說法甚囂塵上。記者了解到,為了擴大節能家電的影響,更進一步刺激銷售,相關部門正醞釀將電腦、廚房電器等相關產品納入節能補貼范圍。有業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空氣能熱水器行業突圍 打響百萬臺突圍戰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