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全國各大KA賣場節假日促銷特惠商品中,電水壺已經成為一款常規入圍產品,比如在順德的樂購、易初蓮花等大賣場,蘇泊爾、美的等大眾品牌電水壺的身影就在其中,而各大銀行信用卡網上商城電水壺也是常客。
對中小型電水壺企業來說,經歷2011年的再次洗牌以后,現又重新站在崛起的新起點上。透過“銷售均價”百元以下這個數據可以看出,電水壺整體利潤降低成為不爭之事實,一把電水壺純利賺幾十元的時代已成為小家電企業的美好回憶,另一方面電水壺已經形成穩定的三足鼎立局勢。盡管如此,電水壺的市場需求潛力還是巨大,特別是今年中山、順德的廠家卯足勁準備打個翻身仗。
利益驅使惡性競爭
2006年之前,是電熱水壺企業過得較為享受的幾年,一把東菱塑料體電水壺在終端售價為50元左右,而不銹鋼材質的電水壺更是成為“搶手貨”。這個商機被眼光尖銳的中小企業發覺后,電水壺市場競爭就進入一發不可收拾狀態。
2007年起,電水壺廠家猶如雨后春筍在珠三角地區出現,特別是廉江區域,以龍力為代表的廉江電器企業紛紛上線電水壺產品,短短幾個月時間,近10家本地企業電水壺全套生產爭相上線,猶如電飯煲經驗的復制與傳播。到了2010年下半年開始廉江電水壺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廉江當地近二百家的家電企業無一例外不生產電水壺,有規模的企業月產量甚至達50萬臺以上,威王、威多福、眾星和華強等當地知名企業均已配備完整的生產線批量生產。
有了量的支撐,惡性競爭終于在2011年全面爆發。一把由廉江出廠的電水壺出廠價竟然低至30元以下,廠家利潤僅為5毛錢。原來有固定合作廠家的三四線經銷商紛紛改與廉江廠家合作,“痛并后悔著去年的選擇。”湖南郴州宜章縣一何姓經銷商聊起這個話題,表示經銷商在商家混亂的時候一定不能亂了自己的陣腳,否則丟失的可能就是自家市場。
價格下跌品質下降
據粗略數據統計,目前國內電水壺擁有量達1000萬臺,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電水壺市場。但最新抽查卻顯示市場上有約三成的電熱水壺不合格,使得消費者的利益難以保障。由于入門門檻相對低,電水壺螺絲刀山寨廠一直存在,同時相關標準規范與引導還不完善,因此造成競爭局勢相對混亂。
從塑料材質到不銹鋼主導,由單一到智能,電水壺的發展在科技的引導下變得越來越方便,但是材料以次充好的也越來越多。品質問題始終是個消費者頭痛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企業考慮到成本控制問題,水壺不銹鋼與溫控器這些關鍵部件的選用就會千差萬別。“目前一般的電水壺壽命大概為三年,如果是偷工減料的產品那最長只能用三個月”一業內人士透露,價格決定品質,由于小品牌或山寨廠無售后服務之憂,有些無良廠家會犧牲消費者利益而采用偷工減料的方法達成私人目的。
洗牌凈化再創神話
受外部因素及惡性競爭綜合原因影響,去年有近百家此類廠家由于無法承擔開支都導致倒閉,能最終堅持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堅持了品質為先的產品制造原則。
按照目前的市場競爭局勢分析,美的、九陽、蘇泊爾形成的三足鼎力態勢占據一二線市場以外,珠三角的一些電水壺專業制造企業還是能穩定占領三四線市場份額,特別是通過技術和營銷手段創新市場的品牌。2011年底部分中小型電水壺廠家開始突圍創新,比如養生壺、抽水壺等,從里到外對產品進行新定位,開辟藍海市場。“2012年電水壺必將成為崛起的新熱點,我堅信這點。”在這個行業有近十年銷售經驗的阿奎認為,相信百姓需求才是營銷的根本動力.
推薦閱讀
自諾基亞打開話匣子,承認中國公司開始裁員之后,各種版本的諾基亞中國裁員說浮出水面。裁員機構、數量、人員種類和涉及面更是眾說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洗牌后的崛起 電水壺成小家電業新熱點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