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以舊換新”曾經在一定時間內激起了很多市民給家電更新換代的熱情,舊家電按規定作價抵扣新家電的銷售款,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但您知道那些舊家電最終的命運如何?一邊是不計環保成本的拆解獲利,一邊是正規化的拆解虧損,舊家電在拆解的過程中到底該何去何從……
日常生活中,家電更新換代快,換了新的舊的怎么辦?是閑置還是賤賣,很大程度上,舊家電像雞肋一樣,讓眾多市民大傷腦筋。
一部舊手機換一只不銹鋼碗
“我家兩年前賣過一臺29寸的彩電,當時賣了130元。”大學生小梁告訴記者,除了彩電,她去年還賣過一臺筆記本電腦,也只賣了56元錢,而家里一個臺式電腦的顯示屏更離譜,只賣了十幾元錢。前段時間,小梁換了一部新筆記本電腦,舊電腦還能用,收舊家電的人卻只開出了50元的收購價,還說:“電腦的成色就不用看了,現在舊筆記本電腦就這行情。”
家住興慶路的陳慶春是個手機控,最近剛換了一部新手機,但看著還擺在家里的4部舊手機她很頭疼。陳慶春說:“這些手機以前買的時候都很貴,現在只是不喜歡了,有幾次想賣給收舊手機的人,但人家一看只給二三十塊錢,我不忍心賣就只能放在家里。”現在那4部舊手機反而成了累贅,陳慶春聽說八仙庵廟會時曾經有人拿舊手機換東西,她準備到時候去看看,如果能換點中意的東西她就把舊手機處理了。
家住南郊楊家村附近的童苗苗還真的用舊手機換過一回東西,當時一個蹬三輪車的小販帶了很多質量不錯的不銹鋼碗,一部舊手機換一只不銹鋼碗,童苗苗從家里拿了3部舊手機換了3只不銹鋼碗。“這種換法也太廉價了,你不心疼?”記者問。“有啥心疼的,好歹還能換個有用的東西,比放在家里閑著強。”記者在童苗苗家里見到了她換回來的那幾只不銹鋼碗,大型超市里類似的碗價格基本在10元左右。
這樣賤賣舊家電、舊手機的情況在2010年和2011年曾有過不同的選擇,當時國家推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舊家電作價給消費者抵扣新電器的價格,政策的推動下,很多舊家電被集中收集和處理。
位于禮泉縣的陜西資源再生產業園里的陜西新天地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地公司),當時就承擔了陜西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示范項目的建設與運營。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執行時,他們在陜西省共回收拆解了舊家電75萬臺,將拆解后得到的各種可再生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
冰箱泡棉不處理60年不降解
舊家電在拆解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諸如熒光粉、泡棉、氟利昂等有害危險廢棄物。新天地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鄭道寬告訴記者,這些危險品必須慎重處理,否則其含有的鉛、汞、鎘等物質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并帶來深重危害,將來為消除危害而做的后期補救措施可能會比生產一臺家電的成本高幾十倍甚至更多。
在新天地公司1萬平米的拆解車間里,共有5條拆解生產線,分別處理舊電視、舊空調、舊洗衣機以及舊電冰箱和舊電腦。一臺舊電視在這里被很系統地拆解成零件,工人們會利用除塵設備吸除灰塵,然后對電視進行人工拆解,將電路板、電線、外殼等單獨存放。然后,再對顯像管進行切割并吸除熒光粉,最后對拆解物中的銅、鐵、鋁進行處置,混合塑料進行塑料分選,電路板、電線電纜則委托給專業處置企業處理,顯像管委托給CRT專業處置企業處理,對拆解過程所產生的木質、塑料、灰塵等混合廢料交由相關資質企業處置。
類似這樣的拆解流程,公司正常運轉時會發生在每條生產線上,收集到的危險廢棄物還要轉到危廢中心進行二次處理,保證整個拆解過程無害化。但這樣的二次處理在很多拆解舊家電的小作坊里并不會被重視。一些專門回收拆解舊家電的個體戶,為了節省處理成本,經常會在電視機切割過程中減少工序,造成熒光粉散落,拆解冰箱時又會將無回收利用價值的泡棉及氟利昂等危險有毒物質隨意丟棄,對自然環境造成相當大的危害。鄭道寬曾在三原縣某個農村見過在進村道路的兩旁隨處可見拆解完冰箱后丟棄的泡棉,在環保企業工作的他看到觸目驚心。“這些泡棉不經過專業的無害化處理,埋在地里60年都不會降解,這種污染非常嚴重。”鄭道寬說。
拆解公司與收廢品的搶貨源
記者趕到新天地公司時,整個企業已經停工很長時間了,鄭道寬說:“以前我們這樣的高成本企業一直依靠國家在以舊換新政策上的補貼運轉,但今年1月開始,以舊換新的政策已經停止,沒有了國家的補貼,我們拆一臺賠一臺的錢。”
如今空曠的廠房里,只有零散的幾個工人在檢修設備,但倉庫里依舊有工人在碼放剛收回來的舊家電。鄭道寬說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停止后,新天地公司失去了大型家電銷售商的穩定貨源,現在只能和個體商戶在市場上搶貨源。
鄭道寬的話在家電銷售商高先生處得到了驗證,雖然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已經停止近一年了,但高先生在出售新家電時依舊回收客戶的電器并給他們作價抵扣銷售款。高先生說:“生意不好做,沒有政策支持銷售量大幅下滑,為了增加銷售量我們只能自己墊款回收舊家電,然后在賣給出價較高的個體小販來貼補賣電器的缺口。”
高先生將回收的舊家電以電視70元/臺、冰箱120元/臺、空調150元/臺的價格賣給個體小販,但正規拆解公司給不了這么高的價錢,于是市場上相當一部分貨源就流進了小販的手里。
記者隨機走訪了幾位市民,大多數人表示他們在處理舊家電時也都是便宜處理給了個體小販。甚至有很多市民根本不清楚還有正規拆解公司的存在,至于廢舊家電的最終流向幾乎所有人都說不清楚。
市民王宇凡說:“以前在舊貨市場上曾見過有人翻新舊家電,但這些由廢舊電器上的零部件組成的‘新’電器安全系數有多高呢?”
一位知情人透露,這些被小販回收的家電有一部分通過清洗、組裝、翻新后作為二手電器高價出售,這在使用中存在很多危險和安全隱患。也有一部分無法翻新的,就會將有用的器件拆下來賣錢,而剩下沒用的部件和一些危險廢棄物就被他們隨意丟棄了。
正規化拆解和粗暴拆解的角力
一名新天地公司的員工介紹,在企業生意最好的時候,除冰箱拆解生產線外的其它四條生產線上每天都有6臺拆解機器循環作業。鄭道寬告訴記者,雖然舊家電被拆解后的各種材料賣出的價格與那些專門從事回收拆解舊家電的小販所賣出的價格出入不大,但正規拆解公司的成本要高出很多。
“目前,大多數正規家電拆解企業是賠錢的。雖然可以回收大量的貴重金屬和塑料,但在很多無法再利用的危險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上的支出也很大。我們集團擁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大多可以在內部進行消化,但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虧損在所難免。只有靠國家補貼的扶持,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無害化不僅吃掉了有用材料的價值,還讓企業虧了本。”鄭道寬說。
沒有了政策的支持,正規拆解企業如何運轉?醞釀已久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家對拆解企業將視家電品種給予定額補貼。但是想進入補貼范圍的拆解企業需要進行考核,是否能享受拆解基金補貼,還需要等待國家有關部門審核公布。曾有專家表示,新政可望緩解長期以來正規拆解處理成本過高,導致正規回收入不敷出的問題。
目前,新天地公司正在等待環保部門的審查,鄭道寬希望這一天早日來臨,以便企業早日開工。在公司的庫房里,記者看到整齊的碼放著很多舊家電,工作人員說存量已超過了4萬臺,在近一年的等待中,還有更多的舊家電等著上生產線的拆解。鄭道寬信心滿滿地表示:“一臺電視機后面的錐形玻璃被拆解后得到的熒光粉灑在地上會污染土地數十年,只要通過了檢查,我們一個月就能完成庫存貨物的拆解,并且保證做到環保、無害!”
推薦閱讀
在中央空調各類產品中,單元機和模塊機的銷量不是最大的,但卻是國產品牌占有率最高的,因此受到節能惠民政策的青睞。在這兩類產品中,匯集了格力、美的、志高、奧克斯、盾安、同方等一批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高達80>>>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舊手機換不銹鋼碗 廢舊家電出路何在?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