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發貨到半夜,今年早早就下班。面對目前家電行業的狀況,鄭州一些批發商戶嘗試關店做倉庫,往下級市場跑客戶。
這種節省成本的辦法,有人很看好,但也有商戶認為,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擴大業務量。
變化
關店但不停業
主動到下級市場“跑客戶”
兩年前,馮先生在鄭州名優家電市場做彩電、影碟機批發生意。夫妻二人,一人出去跑業務,一人看店。
時間長了,店面對生意的貢獻越來越小,房租越來越難以負擔了。
隨后,他關掉門店,買了卡車往下級市場跑客戶、送貨。
原本積累的有老客戶,兩年下來又發展了新客戶,馮先生說,感覺比在市場里生意好點。
“一個20平方米的店鋪,月租金就要3000元,這得多少件家電的利潤才能填補啊。”在他看來,本來利潤就薄的家電行業扛不住這么大的負擔。
“我現在開銷也很大,每天給縣城、鄉鎮的終端客戶送貨,油費都要200元錢。”他說,即便如此也值得,“因為每次都有效益,不像在市場里租個店鋪,沒生意的時候,只有開支。”
如今,像馮先生這樣的商戶開始多了起來。
近一周時間,記者走訪鄭州市家電城、名優家電市場、燃氣具市場以及京廣南路五金機電城,商戶們稱,市場里關店做倉庫、往下跑市場的商戶有所增多。
“市場里開店的商戶,現在也有直接給終端客戶送貨的,這就是一個試探,如果能做好,可能也會往這方面轉。”馮先生說。
行情
往年發貨到半夜,今年早早就下班
之所以有人關店做倉庫,是因為今年行情不好。
“往年這個時候,暖氣扇發貨發到半夜,現在人早早都下班了。”名優家電市場商戶周麗說,銷量比去年減少一半。
而在燃氣具市場采訪時,一陳姓商戶這樣告訴記者,“往年我不會有時間跟你說話。”
“今年確實不好。”馮先生說,他在縣城、鄉鎮接觸客戶時,發現終端銷量上不去。
“廠家業務員都直接跑到市場里來推銷了。”京廣南路五金機電城商戶徐梅枝的辦公桌上,放了好幾張青島某知名家電品牌業務員的名片。
“最差就是關店了。”中博市場家電區管理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說,今年家電市場行情確實不好,市場里有一些店鋪空著,但好在市場流動性比較大,幾個商戶關店影響也不大。
討論
關店節省成本,還是趁機拓寬市場?
“利潤很薄。”京廣南路五金機電城經銷電磁爐的商戶李剛說,一件產品利潤也就一兩元錢。
“我的店70平方米,年租金6萬元。”他說,關店做倉庫的人,生意肯定比市場里好,“自己去跑跑業務,銷量就上來了。”
徐梅枝覺得,減少開支是個不錯的選擇,“往下級市場送貨,客戶的運輸費也省了。”
“對渠道的競爭也有影響。”周麗說。
而名優家電市場容聲衛廚河南總代理吳玉科認為,這樣做并不利于生意的持續,“固定客戶都是相對來說的。”并且,實體店的好處是能接觸到市場內的信息。
他說,只做倉庫舍棄展示店,下級經銷商會不放心,“一些小客戶,是為了省點運費,占點小便宜。正規的縣級代理商很少這樣做。”
他認為這種做法只對小型家電奏效,“因為不需要安裝。”
在他看來,這只能是剛入行缺資金的商戶的權宜之計,而趁機拓展業務才是時下最好的辦法。
年初,他新開了一個展示店,并聘了四名業務員。隨后,他把原來較小的縣級代理撤掉,轉而發展專賣店。
“通過提升檔次、擴大宣傳,增加下級經銷商的銷量和利潤。”他說,為幫助經銷商把產品銷出去而提出的合理建議容易被采納。
對于自身,則是擴大銷量,為將來奠定銷售基礎。“雖然利潤并不如一些縮小規模的店面,但贏在將來。”他說。
而在馮先生看來,是否關店只是經營模式上的差別,“平時到市場里看看,接觸終端客戶,都能了解市場需求。”
推薦閱讀
要了解董明珠是怎么樣一個人,可以去問黃光裕。2004年3月,成都國美將格力私自降價,點燃了一位鐵腕娘子的驚天怒火。一場大戰打響了,一方是當時已有130家分店的巨型家電連鎖賣場,一方是連續9年全國銷量第一的空調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店面顧不住本 家電批發商“下鄉”跑客戶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