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做手機的傳聞又來了。據 DigiTimes 的消息,富士康已經接到了亞馬遜手機的訂單,交付時間定于明年年中。而日前接受采訪時貝索斯的語焉不詳更增加了這一消息的準確性。
近些年,不少互聯網公司和軟件公司都開始涉足硬件開發。除了 Google,軟件巨頭微軟也即將推出傳聞中的 Surface 手機。道理很簡單,軟硬結合是統一用戶體驗的重要途徑,廠商通過加強對硬件的控制有助于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對于亞馬遜來說,生產出一款手機不僅豐富了其內容載體,還可能對內容消費外比如零售業務服務。總而言之,做手機非常符合亞馬遜的商業邏輯。
但現實不會那么簡單,手機本身的功能性和細分市場的特殊性決定了亞馬遜手機可能不會像 Kindle Fire 那樣成功。
亞馬遜如果要做手機,無非會選擇硬件銷售或者內容反哺硬件兩種模式的一種,前者是大多手機廠商普遍采取的方式,以蘋果為代表。由于硬件是產品的主要競爭力,這種模式要求手機硬件足夠出色,高價才能保證產品的毛利率。但作為市場的新晉者,亞馬遜在手機研發的經驗非常欠缺,特別是在競爭趨于白熱化的智能手機市場,亞馬遜要突出重圍必須拿出足夠競爭力的產品。而且不要忘了,涉及核心技術的專利會成為專利匱乏者難以逃避的巨大障礙,蘋果、三星這些專利大戶憑借專利武器在智能手機手機市場翻云覆雨,幾乎沒有專利儲備的亞馬遜顯然難以與之抗衡。
因此,延續 Kindle Fire 的低價銷售模式可能是亞馬遜手機唯一可行的模式——以接近成本價銷售手機,通過用戶的內容消費獲得利潤。這種被喻為“剃須刀—刀片”的銷售模式已經在 Kindle Fire 上得到了驗證,但在智能手機市場上,這一策略還能屢試不爽?
平板電腦天然是出色的內容消費載體,因此,視頻、電子書和雜志等內容資源對平板尤為重要,而這些領域正是亞馬遜的優勢所在,這也是亞馬遜率先進軍平板市場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智能手機領域,對于用戶更有價值的內容并非視頻、電子書等多媒體資源,而是應用。應用對于手機的價值顯然比對平板更加重要,而應用在亞馬遜的 appstore 中的數量區區 5 萬個左右,這跟 App Store、Google Play 顯然不是一個量級。
毫無疑問,亞馬遜手機會采用 Android 平臺,如果亞馬遜采用內容銷售模式,它必然搭載深度定制的系統——亞馬遜絕不能以近乎成本價出售硬件,然后允許用戶去第三方應用商店購買應用。亞馬遜顯然是希望打造一個封閉的應用生態,Android 的風景無論多精彩,都與它無關。用戶沒有理由購買一部“不是 Android”的 Android 手機。
內容模式的另一個問題是市場局限性太強,即便是手機用戶愿意為視頻、電子書、雜志等資源付費,這種優勢也更多地局限于美國本土市場,appstore 的觸角目前也只是伸向歐洲的五個國家而已。放棄了海外市場,亞馬遜手機注定只是小眾,那么它的作用就無異于隔靴搔癢。
當然,亞馬遜也并非沒有一點砝碼。比如渠道方面亞馬遜就絲毫不用擔心,它完全可以擺脫運營商的限制,直接在 Amazon.com 上銷售手機。另外,Amazon Prime 無疑是個殺手锏,該服務不僅可以讓用戶享受到兩日送貨,還可以讓用戶免費觀看電影和電視節目。Kindle Fire 用戶已經可以享受到一個月的 Prime 服務。如果亞馬遜將這一優惠拓展到 Kindle 手機上,或者延長一個月的服務時間,相信對吸引消費者是大有裨益的,畢竟手機是每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在購買商品等使用場景上,它比平板更加容易催生購買行為。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訊]近日,海信電器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委托貸款議案,以其自有資金,開展委托貸款業務,截至11月23日,已累積發放貸款7.82億元,收益率為6.19%-6.23%。 公告中稱,海信分別于今年10月15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馬遜手機沒那么好做手機還得看硬件設計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5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