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供應商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2317.TW, 簡稱:鴻海精密)宣布了在中國大陸工廠配置機械臂的計劃,此舉旨在提高生產效率和解決勞工沖突。但該公司在未來十年實現自動化生產的目標面臨著包括高成本、快速技術變革在內的重大阻礙。
鴻海精密在中國大陸擁有150萬名工人,雇傭童工、員工自殺、以及今年9月一家工廠發生的群體性斗毆事件令該公司備受困擾。該公司在中國內陸地區的“富士康”(Foxconn)工廠還面臨用工荒問題。
實現iPhone、電視機、游戲機等電子產品的自動化生產或許能使富士康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局面,因為這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并使富士康擺脫員工自殺、工廠沖突等許多問題,2009年以來“富士康”這個名字在西方人眼中幾乎與這些丑聞劃上了等號。但鴻海精密的一些管理人士指出,一些工廠裝配的機械臂只能完成諸如移動某個元件這樣簡單、重復的任務。打磨iPhone金屬外殼等許多復雜的工序仍需人工完成。
鴻海精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稱,董事長郭臺銘(Terry Gou)制定的配備100萬臺機械臂的目標就像是驢子面前掛的那根胡蘿卜,公司一直在力爭開發這方面的技術。
郭臺銘2011年時表示,希望到2012年底裝配30萬臺械臂,到2014年裝配100萬臺。但在今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推后了這一目標的時間期限,稱他希望在5到10年內看到首批完全自動化的工廠,并在數年內通過自動化消除簡單重復性的工序。
一些分析師稱,建立自動化工廠所需的資本開支將非常高。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Alberto Moel表示,相關開支至少需要21億美元,甚至可能超過100億美元,具體數字將取決于機器人的花費以及自動化的程度。他表示,富士康的資本開支歷來低于30億美元,除了該公司在中國內陸擴張的2011年。富士康尚未披露資本開支預算。
由于工人薪資上漲,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鴻海精密的利潤率一直呈下降趨勢。但分析師們稱,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利潤率從一年前的2.2%反彈至3.4%,因為該公司提高了裝配收費,以反應大陸薪資的上漲。
鴻海精密發言人胡國輝(Louis Woo)指出,由于大部分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周期很短,在生產過程中引入機器人對于提高效率的意義不大。
他表示,一種產品的自動化流程剛剛穩定,就已經到了該產品的生產周期的末端了,而后有將有新的產品出現。
胡國輝沒有具體透露富士康已經裝配了多少臺機械臂,也沒有透露實現完全自動化的時間表。除了郭臺銘的聲明,富士康的自動化計劃還是保密內容。但富士康深圳裝配線的幾位工人表示,工廠正在推行一定程度的自動化。
富士康的管理人士稱,公司正在自主開發更多機械和自動化系統。胡國輝也表示,公司在購買行業內最好的機器人。
推薦閱讀
記者從日前在安徽合肥市召開的2012年第五屆徽電精英發展年會上獲悉,由于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影響,今年我國家電行業遭遇到近10年來最嚴峻的一年。業內專家預計,調整將是2013年家電業的主旋律,經適度調整家電行業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面臨多重障礙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