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機會仍然存在
2012年家電行業經歷調整期,逐漸從過去幾年的依賴政策刺激的消費增長轉型,剛性需求正成為家電行業增長的主導。行業也正在由過去的高增長轉變為未來的剛需引導下的穩健增長。伴隨著家電下鄉政策落幕,政策刺激的邊際效應也在遞減,家電行業對政策的依賴度也將逐漸弱化。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及節能補貼政策對節能家電的推廣下,大量潛在的更新需求將逐漸得到釋放,中高端節能產品將更受關注,未來高端家電市場存較大的增長空間。
2013年白色家電市場環境較2012年全面好轉,可期待房地產成交量復蘇、落成505萬套保障房拉動需求、節能補貼新政梯次見效,城鎮化和收入倍增計劃對農民而言意味著住房條件的改變和購買力的提升,將導致消費習慣的改變,并給家電市場帶來消費擴張、消費升級、品牌集中度提升、渠道變革,在其它刺激政策退出的情況下,2013年將僅執行節能補貼政策。該政策暫定為2013年5月底到期,但預期對補貼標準調整之后將延期。中長期看,家電行業未來孕育著較大的市場機會。
家電業績預期增強
隨著消費升級及消費觀念的不斷改變,家電產品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演化,家電越來越具有日用消費品屬性,在經濟大環境整體不明朗的趨勢下,各子行業龍頭顯現出較強的逆周期屬性。數據顯示,2012年1~10月,我國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產品累計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6.2%、0.9%和0.9%,空調近兩月實現同比小幅增長,趨勢向好。當前市場白電整體需求逐步回暖,但品類分化,其中空調產業增速最高,洗衣機次之,冰箱電視增速相對受限,基于低估值和業績確定性,同時產品均價提升與原材料價格下降成就白電行業盈利能力明顯上升,依然看好家電估值切換所帶來的絕對和相對收益。
隨著電商等新興渠道的拓展,家電企業的渠道結構不斷完善,逐漸形成家電連鎖、專賣店經銷商、電商、百貨等多種渠道并存的模式,對連鎖賣場的依賴度也有所降低,使得家電行業的費用率有所下降;且高端產品比例有所提升,行業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如電視行業,電視智能化繼續推進,彩電更新需求被激活,同時全球彩電產業繼續向中國轉移,日本品牌全面衰退,面板產能也部分向大陸轉移,投資波段化特點明顯。當前內需強于外需,成本優勢或進一步推動家電行業出現業績反彈。
資金介入趨勢明確
自2003年7月以來,QFII規模逐年增長,逐漸發展成市場不可輕視的力量。截至今年三季度,QFII重倉股的市值也從2003年底的7.58億元上升至582億元,從QFII歷來重倉股風格來看,QFII首選的往往是大藍籌行業,但當前QFII的風格則漸漸轉向保守,銀行股及穿越周期的消費股成為QFII重點布局區域。截至今年第三季度,QFII重倉股共有162只,涉及52個行業,其中重倉靠前的三大行業依次為銀行板塊、白色家電、飲料制造,資金青睞或是家電產業再次獲得發展的良機。
推薦閱讀
讓員工們難以接受的是,此前發展態勢良好的新飛不斷沉淪,員工在當地從高收入人群變為低收入人群。同時,來自新加坡豐隆的高管沒有留給員工"正常溝通"的途徑。合資并沒有激勵新飛,相反,卻成為了新飛走向虧損的起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價值出現回歸 投資機會逐步凸顯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