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訊】據悉,截至9月14日,海信集團海外市場營收已經超過了2009年全年的出口總額。今年1—8月份,海信集團海外整體營收同比累計增幅達45.55%,在北美這一全球最大的發達地區增幅更是高達361.15%;海信電視在最大的兩個市場——亞洲、北美的增幅分別達到了202.57%、336.01%;白色家電在澳洲銷售額增長202.09%,北美地區也實現了飛躍增長。
面對海外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匯率大幅波動及歐美主要市場需求低迷等諸多因素,海信的海外市場還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不得不讓業界刮目相看。在中國“外向型經濟”遭遇最嚴峻挑戰的2009年,外需整體萎靡不振,全國出口下降16%的大環境下,海信集團出口逆勢上揚17%,2010年,繼續保持了自2009年5月開始的環比增長的良好態勢,“目前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水平,接下來,我們要完成的是今年實現30%以上的增長(比去年)”,海信集團負責海外市場的副總裁林瀾告訴記者,“事實證明,取得這樣的業績,不僅得益于針對危機作出的即時性策略調整,更受益于多年經營積累、凝練的企業品牌,以及極具長遠眼光的戰略規劃”。
林瀾透露,早在1985年海信集團就開始了對外貿易業務,但直到2003年,才將所有的海外市場和業務進行了整合,正式開始國際化征程。此后,但凡海信涉足的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無不憑借積極的品牌形象、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成為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的中高端品牌。而更為重要的是,海信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扭轉了海外消費者“中國制造就等于低質低價”的印象。
海信健步國際化的征程,既是一個中國企業的海外奮斗史,也是一個產業,乃至中國制造屹立于世界的樣板式躍進。海信的海外奮斗史實際上是“產品、技術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質量支撐市場”等企業理念在國際化征程中的精彩演繹。
海信澳洲示例:質量創造中國機會
中國家電實施國際化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提“質量”、“本地化”似乎老生常談。海信澳洲成功的價值在于,重新詮釋國際化背景下的大質量理念,并發現了“后危機時代”中國制造追趕跨國巨頭的彎道。
近日,澳大利亞權威調查公司Canstar Cannex對澳航空公司、汽車、手機、電視、銀行、電子產品零售商等相關領域的不同消費品牌進行了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澳洲人對質優價中,且能夠提供優良服務的“新生代”品牌最為滿意:液晶電視中,來自中國的海信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該調查公司是澳洲本土一家公允的第三方公司,通過調查消費者得到數據,然后再公布給大眾,指導消費者購物。更重要的是,在榜單公布前,海信和這家公司沒有任何接觸——根本不認識。
“看到媒體上公布的榜單時,真是喜出望外。感覺在澳洲市場這幾年常常有貴人相助。”海信澳洲市場的開拓者、現海信國際營銷市場總監劉鳳波說,海信自主品牌進入澳洲市場5年來,用戶越多,義務幫忙做推銷的越多:一位澳洲主婦寫來郵件說“海信電視太物有所值了”,要推薦給身邊的親戚朋友;有代理商最“偏心”海信,明明代理了很多品牌,但每次都第一個推薦海信電視;甚至,連售后公司、維修公司的澳洲師傅都向親朋好友推薦海信,因為他們自己最清楚,海信的返修率有多低……所謂貴人相助,說到底是海信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此,海信集團副總裁,質量推進部部長高玉嶺一語中的,長期的質量積累,讓澳洲消費者認可了海信,“這份榜單,是消費者發給海信的生存許可證!”
為了在澳洲市場打出鐵的品質,海信人自虐般地開始了一段澳洲苦旅:資深的工程師帶上滿滿一車海信電視,沿著公路環游澳大利亞,從新南威爾士州的悉尼出發,到昆士蘭、再到維多利亞,凡是遇到市鎮和居住密集區。工程師就停車住進汽車旅館,把一臺臺海信電視搬進房間,換上插頭逐一播放幾十分鐘,看哪些臺信號不好、哪些臺搜不到,畫質夠不夠流暢清晰……旅途看似多彩其實枯燥無比,因為所有的問題都要詳細記錄,逐一反饋,全部解決。有必要這么仔細嗎?或許有人會不解。因為,海信電視的實驗室已經充分模擬了澳洲的環境:電壓、溫度、濕度、酸堿度……為什么還要這么繁瑣的場測?劉鳳波說,澳洲有線、無線網絡發展都很好,有的地區甚至有幾十條信號線路匯聚,不同的信號相互干擾,這是在實驗室無論如何也模擬不出來的,而這也是“場測”的意義所在。試產的產品必須經過場測考驗、第三方檢測,滿足各方面質量要求后才能量產——就這樣環環相扣,才讓海信電視受住了來自消費者、市場競爭和時間的考驗。
“40多年的經驗歷歷在眼,海信怎么敢不重視質量?”高玉嶺說,即使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憑票購買電視“一機難求”的年代,都有因質量不過關而倒下的企業。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面對強手如林,如果不苛求質量,還有什么立足之本?讓人欣喜的是,技術、質量的觀念,已經融入海信的血液。“技術立企”的海信被人稱作技術偏執,而支撐高質量的恰恰是高技術。
堅持信念踏實耕耘,成績來的更快。5年后的今天,海信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2006年——2009年,澳洲市場年復增長率高達158.74%。自主品牌從無到有,目前已經有了1億澳元的銷量,不但在中國品牌中遙遙領先,還超越了一批日韓歐美品牌,成為澳洲市場前四位的電視品牌。高市場占有率還揭示了一個信息,海信在澳洲市場進入了主流渠道,吸引了主流消費者——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
“開拓國際市場非常辛苦,站穩澳洲市場的意義深遠。”高玉嶺說,海信國際化走了一條拾級而上的路徑,多年前已經在非洲市場取得了壓倒性的領先,然而在發達國家市場作為不多,大量的還是代工產品。當初選擇澳洲,就是看好了這是一塊相對獨立的發達市場“試驗田”,經濟規模適中、人口適中。澳洲的成功可以平滑地復制到加拿大、墨西哥等一批中等發達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拿下澳洲市場,等于敲開了發達市場的大門,從此,海信的國際化戰略開始主攻全球主流市場。
堅持海外自主品牌
海外主要市場的穩健增長,與海信力推的“海外自主品牌”戰略的有效實施密不可分,堅守“技術、質量、誠信、責任”的企業理念,以技術和質量為基本支撐,力拓國際市場。
技術和產品不僅決定了品牌的競爭力,更是獲得消費者的根本。澳洲、北美、非洲等海外市場取得的高速增長,本質上就是得益于海信LED液晶電視、變頻空調等等這些高技術含量、高質量、能夠引領消費潮流的產品。
在今年一季度海信非洲品牌戰略發布活動上,海信更是在埃及第一家發布了3D液晶電視,領先于其他國際巨頭。正是領先的技術和優良的品質,美國、歐洲等家電連鎖巨頭如BESTBUY、Sears紛紛主動與海信展開戰略合作,僅以美國市場為例,2009年海信出口逆勢增長超過90%,2010年一季度整個北美市場同比增長更是達到523.3%;在競爭激烈的澳洲,2009年海信電視的市場占有率已經突破10%,中高端定位的品牌形象已經被廣大澳洲消費者所接受。而即便是在中國大本營,連續7年保持平板電視市場第一的海信,市場份額也不過才17%左右。
產品是品牌的根本,而對于一個一流的品牌,僅有產品是遠遠不夠的。
也是在澳洲,當“海信”品牌進入之初,即致力于提供當地行業最好的售后服務和物流服務。在物流、倉儲等方面,海信與當地專業第三方合作,并且借助全球一流的財務管理軟件,以一流的形象面向客戶和消費者;在售后服務方面,海信簽約當地最為專業的維修公司,并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用戶隨時撥打電話都會有話務員提供專業解答,電話中可以解決的產品問題或咨詢,話務員就會詳細回答并解決,若話務員無法解答,則會在咨詢技術工程師之后兩個小時之內給予回復(白天),若夜晚打來咨詢電話而話務員無法解答,則會在白天與技術工程師溝通后24小時內給予解答;對需登門解決的問題,則承諾在48小時內登門拜訪并處理,這樣的處理速度和專業服務,在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讓當地的合作伙伴和消費者大為贊賞。
極好的產品,加上這樣的超值服務,贏得了合作伙伴和消費者的信賴,更贏得了市場份額,從而增強了與三星等國際品牌競爭的砝碼。
“在海外,要做自主品牌,海信有這個實力。過硬的產品與服務,再加上我們專業的團隊,沒有攻不下來的市場”,深諳國際市場營銷策略的林瀾博士很有信心,“有個競爭對手和我說,海信的技術和產品是業內眾所周知的,確實很好,但最讓他們生畏的,是海信對技術的這種偏執。”
的確,海信在技術上的突破和超越在讓國際同行驚訝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尊重和發展機遇。去年12月底,國際電工委員會平板顯示技術委員會(IEC/TC110)年會決定由海信牽頭起草LED背光系列國際標準的分規范標準,并與韓國企業共同起草總規范標準,開創了該系列標準由中國企業負責制定的先河。
海信的切身體會已說明,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以及提升國際競爭能力的必經之路,也是發展海外品牌、創造世界名牌的先行要素。技術支撐下的品牌,才有競爭力;技術支撐下的企業,才會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創造國際一流品牌的潛力。
智能電視,下一個引領市場增長的核心產品
在瞬息萬變的電視行業,海信均是全球最早推出互聯網電視、超薄LED液晶電視、3D電視的數家企業之一,在人們已經習慣性依賴移動終端的網絡化時代,又將是什么樣的戰略產品,引領時代風潮?
根據DisplaySearch的預測數據顯示,2014年互聯網電視滲透率北美市場將達到69%,西歐市場達到85%,日本將是100%,而與此相對應的增值服務、平臺運營將成為產業轉型的焦點和彩電業集團轉型的機遇。
9月16日,海信在北京發布了全球首批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電視(LED-XT39G)。該產品采用了海信自主研發的HiTV—OS操作系統、配備多核高速處理芯片,建立了開放性應用開發平臺,可以實現應用的無限擴展和社會技術資源的共享。用戶能夠方便地實現各種應用軟件的開發、上傳和下載,可以隨心搭建完全屬于自己的個性化“電視頻道”;通過內置的開放通用瀏覽器,用戶可以快捷瀏覽任意喜歡的網站,是一款“可以點”、“可以傳”、“可以聯”、“可以玩”的智能電視。
林瀾對智能電視的前景十分看好,在他看來,這是他們將海信多媒體產業的全球市場占有率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的絕好機會。全球范圍來看,已經上市的Yahoo!widget網絡電視,只是具備了智能電視的部分特征,沒有構建起開放的應用開發平臺;而Google 的智能TV預計在今年四季度才會上市,“這是海信電視的再一次領先,也是我們搶占海外市場的‘利器’”。
顯然,林瀾是很有底氣的,正是憑借海信電視2009年領先推出的系列超薄LED電視,讓他所負責的海外市場逆勢而上,;而就在海信智能電視推出的前幾天,他接到了海外數個重量級合作伙伴的電話,表示“很有興趣談一談”。
推薦閱讀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4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該公司在世界電腦顯示器市場的占有率連續3年位居榜首。 數據顯示,去年三星電子在世界顯示器市場的占有率達17.9%,創歷史新高,連續3年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腦顯示器生產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信--海外營收已超2009年總和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