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以舊換新正式實施已逾一月,之前擠破腦袋才中標家電以舊換新的回收企業,如今后悔不已。據南方農村報記者了解,拆解企業一家獨大,使回收企業毫無議價能力;回收舊家電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及國家對回收企業的補貼方案不明確等因素,使得眾多家電回收企業處于“收多虧多”的尷尬境地。
拆解企業一家獨大
今年9月8日,廣東省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正式啟動。其中,中標家電以舊換新銷售和回收的企業數分別為28家和24家,然而,拆解處理企業雖然競標者眾,但最終只有惠州的一家企業中標。
回收企業收來舊家電,政策規定必須交售給拆解企業處理,但對其交售價格卻并未作任何規定,完全由雙方自行協商。據南方農村報記者向多家回收企業了解,目前,雖然他們還未將回收來的舊家電交售給拆解企業,但和處于壟斷地位的拆解企業做生意,回收企業心里沒底,擔心在議價方面會處于劣勢。
美的負責以舊換新的相關人士表示,由于回收企業只有將舊家電交給拆解企業,才能拿到運費補貼,而全省只有一家拆解企業中標,即使價格再低,也得交售。
海信科龍廣州分公司吳經理也表示,拆解企業一家獨大,這就很難排除拆解企業向回收企業壓價的情況出現,而一旦回收企業給消費者的回收價,高于拆解企業給出的價格,回收企業就要貼錢。
這邊廂要被拆解企業壓價,那邊廂廣東省物價局公布的企業回收舊機的參考價,注明具體成交價格由上門回收企業和消費者協商確定,又給了回收企業一定壓力。
“壞就壞在這個‘自行協商確定’。”吳經理說,協商確定,給消費者的感覺是回收價還可以再高,如果給低了,消費者會認為是回收企業故意將價格壓低。“實際上,回收企業也想把價格給高點,這樣消費者積極性會更高,但控制權在拆解企業那”。
“回收企業完全是在虧本賺吆喝!”一位銷售和回收雙中標的企業負責人感慨,他們現在收舊,是考慮在銷售環節有利潤,那些只中回收標的企業,日子難過。
多項成本沒有補貼
壓得回收企業喘不過氣的,還有成本壓力。
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規定,凡在規定時間內從購買人手中收購舊家電,并交售給指定拆解處理企業進行拆解處理的中標家電回收企業,均可享受運費補貼。該運費補貼,是指將舊家電從回收企業運到拆解企業這一段距離的補貼。
而據多位回收企業人士反映,這點運費補貼只是杯水車薪。
首先,政策要求回收企業上門回收舊家電,這段來回的運費,國家并沒有補貼。回收企業認為,國家給運費補貼,應該把這部分費用也給算上。
其次,回收舊家電需要額外增加人手,收回來的舊家電還需要找地方放,人工費、倉儲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據了解,由于回收舊家電之后必須送到拆解企業處理,回收企業并不出售盈利,但人工、物流、倉儲等成本支出巨大,因此,回收企業收舊的積極性都不高。很多指定的小型回收企業出于成本考慮,都不敢收舊。
回收企業不積極,也給銷售企業帶來麻煩。據創維廣東分公司黨經理介紹,由于創維只中了銷售標,于是和一家回收企業合作,創維銷售新家電后,再由該回收企業上門回收舊家電,“但最近接到不少投訴,消費者稱半個多月都沒人上門回收舊家電”。
政策能否更加細化
拆解企業一家獨大,多項成本沒有補貼,這讓眾多中標回收企業止步家電以舊換新。對此,回收企業普遍希望,相關管理部門能盡快完善相關條款,讓他們擺脫“賠本回收”的窘境。
“拆解企業至少應該有兩家”,海信科龍廣州分公司吳經理認為,如果有競爭,拆解企業就不至于過分壓價。他同時希望對于回收企業的人工費和倉儲費支出,政府也應該給予補貼。汕尾根德電器以舊換新相關負責人則希望,明晰回收價規避賠本回收的風險,“回收企業交售舊家電給拆解企業,最好有一個相對清晰的定價”。
同時,對于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相關條款,回收企業也希望能更細化一些。比如,電視只要一個人上門搬運就可以,但空調就不一樣,至少需要兩個人,還要上去拆。除此之外,還有運費補貼,政策只是說按回收企業交售舊家電的數量定額補助,但各回收企業到拆解企業的運輸里程都不一樣,到時候怎么計算運費?對此,回收企業建議,對不同品類的舊家電,也應該制定不同的補貼標準,運費補貼標準應更細化。
對此,廣東省經貿委相關人士表示,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是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操作,對于回收企業反映的問題,將與相關部門協商解決。
推薦閱讀
日前,成都軍區攜手相關部門及企業正式推出軍人采購優惠卡,成都國美榮幸地成為軍人優惠卡電器產品定點采購協議供應商。即日起,部隊及軍人持軍人采購優惠卡到國美各大賣場購家電,即可享受“在最低成交價基礎上平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廣東]解決家電回收企業收多虧多現狀
地址:http://www.oumuer.cn/a/zhibo/20111229/14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