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近日宣布,MSN服務將在未來數月“退役”,并被集成在Skype中。微軟失敗產品中再添一員。
盡管微軟已在桌面操作系統上稱霸多年,近年推出Xbox 360游戲機、Kinect也是風靡世界的明星產品,不過,通過盤點微軟產品歷史,我們看到失敗產品遠遠多于成功產品。以下為騰訊科技通過公開資料收集到的微軟公司歷史上的失敗產品,以饗讀者,從中窺視微軟產品軌跡。
一、軟件產品
1、Microsoft Bob(1995)
這個產品一直以來是公認的微軟最失敗產品之一。BOB是微軟首次嘗試開發互動性更強更自然的用戶界面。希望滿足初級計算機用戶的需求,或許這個概念沒有問題,但是過于簡單,只是講解如何使用計算機,售價卻高達100美元,結果在沒有市場的情況下被淘汰了。有趣的是,Bob項目是由蓋茨的老婆梅林達負責管理的。
2、MSN Messenger (1997-2012)
是微軟推出的即時消息軟件,可以與親人、朋友進行文字聊天、語音對話等即時交流,還可以通過此軟件來查看聯系人是否聯機等。近年來,市場份額持續走低,跌至4.95%。在去年巨資收購Skype后,微軟于今年11月份正式宣布,Skype將取代MSN業務。
3、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1996年-2010年10月):
該操作系統的設計初衷是盡量接近于桌面版本的Windows,微軟按照電腦操作系統的模式來設計WM,以便能使得WM與電腦操作系統一模一樣。新繼任者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出現后,Windows Mobile系列正式退出手機系統市場。2010年10月,微軟宣布終止對WM的所有技術支持。
4、.NET (2000年)
2000年,微軟推出這一服務軟件的目的是為信息、用戶、系統、各種設備提供無縫連接的一組軟件產品或服務。但不久,全世界都發覺這個定義操作起來太不現實。微軟自己也一度承認其對 .NET 的定義和使用給用戶帶來了困惑,后來“.NET”就不在 Windows 2003 Server 和其它一些服務器產品中使用了。
5、Windows ME(2000年)
這或許是微軟迄今為止最失敗的Windows版本,在推出后不久,就出現了一大堆安裝和兼容方面的問題。隨著Windows XP于2001年上市,Windows ME很快就銷聲匿跡。當然,Windows Millennium也并非一無是處,比如該產品最先具有的系統恢復功能隨后應用在Windows XP中。
6、“Hailstorm”(2001年)
這是微軟當時推出的一類全新平臺,包括一套基于XML的網絡服務以及為其提供支持的服務架構。微軟通過HailStorm連接微軟服務的移動電話、PC、手持機等各類設備提供信息、購物、存款、娛樂以及其他一些服務,而HailStorm則需要微軟的Passport來鑒別用戶的權限。這一平臺推出后立即引起業界轟動,并引發有關壟斷和隱私保護的擔憂。微軟被迫更名并推遲具體實施。其實,Hailstorm概念本質上與當前谷歌(微博)、Facebook等提供的服務沒有太大區別。它的失敗或許只在于太過超前。
7、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2004年)
WGA是是微軟制造的反盜版軟件。微軟官方的解釋是為了幫助用戶確認所使用的Windows是否是正版軟件,微軟提供了一個快速簡單的聯機過程,稱為“驗證”。但這一產品因其自動潛入系統和骨子里透出的霸道而備受爭議并極其不受待見。
8、Windows Vista(2006年)
該系統相對 Windows XP,內核幾乎全部重寫,帶來了大量的新功能。此系統前身為Windows Longhorn 。2006年11月,Windows Vista開發完成并正式進入批量生產。距離XP系統已有五年,也是Windows 歷史上間隔時間最久的一次發布,可見微軟對該款系統籌備及重視程度。但該產品也成為用戶最失望的系統之一,隨后,微軟宣布將從2012 年4 月10 日,微軟將終止 Windows Vista 的主流技術支持。
9、Windows Live Essentials(2008年)
該產品就是Windows Live品牌的軟件包,主要包括Windows Live Messenger、Mail(桌面版)、Writer、照片庫、Movie Maker、工具欄和家庭安全設置七種主要軟件。但這引起了用戶的大量質疑。因為其中不少軟件原本都是直接嵌入于Windows操作系統的。這次被剝離出來單獨列放,是否意味著Windows操作系統自帶軟件都不是必需(Essential)產品呢?實際上,這么做也已經使得Windows Live本身的定義陷入了更多的困惑。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Feigenbaum介紹了谷歌的相關舉措:谷歌在全球擁有300名安全工程師,擁有如此多安全工程師的組織恐怕只有國家級別的情報機構。 安全對于一個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公司至關重要,因此各大互聯網公司的安全投入也非常高,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盤點微軟歷史上最失敗的軟硬件產品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21229/11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