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球PC銷量冠軍的追求,聯想從利轉向了名。
10月12日,在聯想超極本發布會現場,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闡述了他觀念上的巨大轉變:每個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未必所有人都清楚世界第二高峰是哪一座,對企業來說也是如此,行業第一不僅意味著榮譽,也代表著品牌。
10月初,世界兩大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和IDC相繼發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調研數據。在Gartner的報告中,聯想以15.7%的市場占有率首次領先惠普0.2個百分點,成為全球PC業老大。Gartner表示,聯想采用積極的價格策略推動銷量增長,從而實現對惠普的超越。但在IDC的報告中,惠普仍以15.9%的市場份額占據著PC業的頭把交椅。不過,鑒于惠普對PC業務態度曖昧,而聯想依舊以追求行業領先為目標,所以,業界傾向于承認聯想超越惠普既成事實。
IT評論人士章國認為,此次聯想問鼎世界第一,還得益于此前的一系列并購,讓聯想得以成功殺入海外市場,從而大幅提升了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在聯想低調應對成功登頂這個歷史轉折點的背后,是全球PC產業難以令人樂觀的現狀。IDC的數據同時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為8779.5萬臺,同比下滑8.6%,Gartner的數據為8750.04萬臺,同比下滑8.3%.另一家市場公司IHS iSuppli更是預測今年PC市場將縮水1.2%,全球PC出貨量將出現2001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在這樣的產業大環境下,從追趕者變身為領先者的聯想不僅要轉變角色,更要轉變思維。
世界第一的意義
盡管楊元慶謙虛地表示,要等到Gartner和IDC兩家報告統一時才能確定聯想是否已成為世界第一,但不難看出的是,對于“第一”這個“名”,聯想很在乎。
對于依靠PC業務起家的聯想而言,要將“聯想”打造為家喻戶曉的全球品牌,首先要做的便是在PC領域深耕,樹立起消費者心中牢固的形象。因此一直以來,聯想都在朝著世界PC市場第一的目標奮進。
雖然滿懷雄心壯志,但早期的聯想缺乏拓展海外市場的經驗,于是國際化收購策略成了幫助其實現快速擴張的重要因素。2004年對IBM的ThinkPad個人電腦業務的收購,讓聯想首次從國際化運作中受益,也使其邁出了品牌戰略的第一步。通過這宗收購,聯想打開了通往國際市場的大門,躋身全球知名PC品牌行列,并從中學到了國際化的游戲規則。
在逐漸實現了對ThinkPad品牌的融合之后,聯想愈發頻繁地啟動并購戰略,繼續在全球PC市場擴張。2010年,聯想并購了日本NEC的PC業務,將自己在日本市場的份額擴大到第一位,接著又通過收購德國Medion推動了歐洲市場份額的增長。今年9月,聯想再度出手,以現金和股票形式收購巴西領先的PC和消費電子企業CCE公司,并在當地獲得生產制造基地,令南美市場業務實現規模性增長。在聯想成為PC行業第一的道路上,國際并購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成功進軍海外的同時,聯想加緊了對國內市場的布局。聯想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陳旭東曾表示,經營多年的渠道是聯想的優勢,在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的城鎮市場將成為主要的增長點。據本刊記者了解,聯想在這一市場的覆蓋率已達86%以上,其他國外品牌則很難覆蓋到中低端市場。即便強勢如蘋果,在國內的銷售渠道上也難以跟擁有幾千家門店的聯想抗衡。
在努力開拓高端市場的同時,聯想也很重視細分市場和低價市場,以低價位、高性價比為賣點,依靠全面的價格策略,使銷量獲得明顯的提升。
從進軍計算機市場,到成為PC行業第一,聯想花了28年的時間,此時的PC市場已今非昔比,不過行業的整體低迷并不會沖淡聯想成為新“老大”的意義。楊元慶曾將聯想的消費業務在發達國家仍處于虧損的原因歸結于品牌的知名度不夠,因此“PC銷量第一”的頭銜并非只是一個響亮的稱號,更有助于聯想搭建一個強大的品牌平臺,從而使未來所有相關的業務都可以借助“聯想”品牌的影響力生長,抵御來自全球PC市場下滑的風險。
多元化戰略
從某種程度上說,聯想的成功也得益于惠普和戴爾等主要競爭對手的不給力。
隨著傳統PC產業增長放緩,利潤下滑,惠普、戴爾等傳統廠商都在縮減PC業務,開始向IT服務商轉型。惠普將更多精力投向數據、云計算等服務領域,并且,雖然惠普的PC業務體量龐大,但其內部關于是否將該業務分拆的爭論始終在持續。戴爾則重新將自身定義為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就目前而言,全球前四位PC廠商中唯有聯想仍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不過即便未來新興市場可能為PC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也難以保證客戶不會選擇別的智能終端,而在中國市場,有分析認為,聯想的PC市場份額將在未來三年出現增長瓶頸,要保持自身的競爭力,聯想必須更加多元化。
為此,楊元慶在今年初便提出了全新的PC+戰略,力圖打造一個以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構成的多終端,以云端服務為平臺的云計算全產業鏈公司。今年8月,聯想更是與美國云服務公司EMC展開合作,并收購美國Stoneware公司,著力開拓企業級市場。
但IT分析人士張書樂認為,相對IBM、惠普、甲骨文等公司來說,聯想在云計算方面的投入仍顯不足,尤其在公有云領域尚未有動作,也并未將云計算納入獨立事業部的體系,這可能讓未來聯想在云計算領域爭奪市場時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而事實上,除PC外,聯想真正稱得上成功的只有智能手機業務,在今年第二季度以14.4%的市場份額攀升至中國市場第二位。
不過,在楊元慶看來,能以強勁增長的姿態趕超惠普,至少說明此前聯想的市場策略是有效的。只要能保證戰略的清晰和產品的創新力,并維持高效的多元化業務模式,未必不能突破PC產業的天花板。
10月12日,聯想集團在上海發布了全新的平板筆記本電腦,這被業界看作是聯想實踐PC+戰略的一種新的嘗試。此次發布的新品中,包括360度自由翻轉的IdeaPad Yoga,旋轉折疊的ThinkPad Twist和分體式的ThinkPad Helix和IdeaTab Lynx等產品都做到了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合二為一,而楊元慶希望以此為契機,書寫筆記本領域的新標準,創造新的主流,而這也是一個真正的行業領導者所必須要做的。
楊元慶最后指出,聯想的最終目標是在全球主要市場都建立起大本營,通過全球化的布局,借助世界各地的人才來共同經營,將其打造為一個既全球化又本地化的國際性企業,而成為PC世界第一只是這項未來大戰略的開始。
推薦閱讀
太平洋寰冠證券(PacificCrestSecurities)的分析師BrendanBarnicle所做的報告顯示,在美國、加拿大是以及德國三個市場中,75%的PC廠商表示Windows8系統達到了他們的預期,而剩下25%的廠商則表示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期>>>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21229/11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