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明盛 IBM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
【IT商業新聞網訊】新一任美國政府就職之時,美國正經歷著自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不難理解,人人都關注這一當務之急,都想了解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如何才能解決問題。人們對于經濟前景越來越不看好,開始愿意放手一搏——為了讓全球經濟再次運轉,我們必須采取行動,絕不坐以待斃。
我想提供一個新的觀點:我們開展項目,不應僅僅為了制造就業機會。與其激發原有經濟活力,不如進行經濟轉型。
讓我們抓住這次機會,創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崗位,培養更多掌握有益技能的員工,不僅要使經濟復蘇,還要調整經濟應對21世紀的挑戰。其中最好的消息莫過于:投資創新與投資革新相比,成本更低,見效更快。
這一觀點并非根植于當前頭條關注的一時之需,而是源于技術的發展水平。技術已經為各類規模企業的轉型做好了準備。在美國,企業界已經具備了轉型能力,能轉變當前世界實際運行所依賴的各個系統。地球不僅僅正在變小,變“平,”還在變得更加智慧。現如今,智能化是全球所有運營方式的基礎。
智慧基礎架構是目前創造新就業崗位、刺激經濟增長的最佳途徑。當選總統奧巴馬的過渡團隊曾經請IBM對此制定計劃。我們的研究顯示,僅在智能電網、智慧醫療和智慧寬帶這3個領域,就能吸引300億美元的刺激性投資,并在一年內創造近一百萬個就業機會。之所以能做到這些,是因為和橋梁、高速公路這樣的傳統基礎設施相比,這類基礎設施的經濟和社會乘數效應更為巨大。
我們的電網是工業時代現存最大的遺產,亟須智慧升級。寬帶數據流、數字傳感器和先進分析方法將可以實時應對需求。這種智慧設備可以更智能地獲得并管理電能,有助于將可再生的資源引入電網。同時,消費者也可以看到電費的變化,并以此調整其用電行為。更智慧的電力設備網絡還可以應對混合動力、電力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當前的電網設備卻疲于應付,難以消化這些負擔。
每年100億美元在智能電網上的刺激性投資將創造約25萬個就業崗位,這些崗位集中在電網數字化和相關行業,如替代性能源和替代性汽車。通過創造可輸出的技能、資源和技術,這項投資將帶來新的產業創新。
同樣,投資電子病歷將刺激整個醫療系統的整合和效率提升。事實上,這一舉措還將使醫療系統真正地成為一個系統——它可以將診斷、藥物發明和醫療服務提供者與保險公司、員工、患者和社區聯系在一起。
醫療研究將擁有更多的可靠信息,變得更加智能。醫療工作者也將能夠制定更加先進的、為每個人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100億美元的刺激性投資將創造出超過20萬個直接或間接的工作崗位。此外,還將大大推動醫療成本的降低。
從20世紀50年代美國政府對州際高速公路系統的刺激性投資中,我們對刺激性投資的連鎖效應有了更深的了解。當時,我們的經濟系統與目前相似。建設新的高速公路加快了有形資產的運動速度,不但建設起全新的高速運輸系統,幫助企業更快發展,而且幾十年來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字的世界里。許多最重要的資產都在互聯網上,進行著虛擬交易。因此,在有寬帶接入的機構里,員工數量得到了高速增長。然而,在當前全球寬帶普及率的排行榜上,美國這個發明了因特網的國家只排在了第12位,平均寬帶速度排在第15位。如果我們想讓美國在21世紀更有競爭力,這種情況是不可接受的。
我頻繁地與全球各國政府首腦會面,他們想的恰恰也是這類智慧的投資。高瞻遠矚的國家、企業和機構將充分借用這一機會,全面地重新思考他們核心的基礎設施服務。我們呢?美國會不會放眼未來,進行這種影響深遠、并非可有可無的投資呢?
我們不能只是在原有基礎上修修補補。讓我們為了我們的國家,建造一個更加智慧的未來! (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微軟對最近媒體報道其在中國開設“血汗工廠”一事做出了回應,其發言人表示將與合作伙伴調查此事,并根據法律要求做出改進。 【IT商業新聞網訊】北京時間2月13日消息,微軟對最近媒體報道其在中國開設血汗工廠一事做>>>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