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雜志執行主編 江彥
【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李慧芳)IT大佬們不愧是心系全人類社會進步的先驅。繼谷歌推出“谷歌地球”后,2月24日,IBM大中華區CEO錢大群又公布了名為“智慧的地球”最新策略,并稱該策略能掀起“互聯網”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與IBM公司前幾年分別推出的“電子商務”和“隨需應變”的戰略相比,IBM 此次推出的“智慧的地球”策略有何不同之處?又將對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IBM為何會選擇目前這個時機推出“智慧的地球”策略?對此,IT商業新聞網記者連線采訪了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雜志執行主編江彥。
“企業要有務實的技術、產品推出來,才能對應用方產生推動作用。IBM‘智慧的地球’策略,如果能形成實際的技術、產品那才有意義,否則就是‘忽悠地球’,忽悠了整個地球人。”對于IBM為何會選擇目前這個時機推出“智慧的地球”策略?江彥分析道,從全球金額危機來講,這只是IBM的一個市場策略,在這種理念下能做什么,目前,我們沒有看到。她表示,“我對于企業這種光炒概念的理念一點都不看好。”
IBM此番推出的“智慧的地球”戰略認為,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也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并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物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智慧”狀態。 與前幾次IBM推出“電子商務”和“隨需應變”概念時,國內各大媒體轟轟烈烈的輿論報道聲勢相比,這次包括四大門戶網站在內的國內主流媒體對“智慧的地球”關注較少。對此,江彥說,“現在網絡社會化的概念有很多,‘智慧的地球’此種概念提法已經不新鮮了,要是十年前‘炒’還可以。”她表示,以往媒體對IT技術應用方面報道太少,只是跟在廠商后面跑。現在媒體應冷靜下來,不能光做廠商的“喉舌”,而是多站在用戶的角度來報道消息。
談到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現況,江彥頗有憂慮地說,目前大多數制造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都太龐雜,什么系統都用,信息化技術不能很好地整合利用,將企業高效率地運轉起來。究其原因,在于許多企業的管理者不懂IT信息化。她表示,我國企業信息化領域目前出現瓶頸,主要是人才素質問題,缺少即懂管理,又懂業務、信息化方面的復合型人才。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盡管擁有全球最大的PC銷售規模,但惠普依然無法扭轉PC成這個行業整體利潤下滑的宿命。選擇瘦客戶機、拒絕低價上網本,看似出于業務布局考慮,其實更是惠普為保利潤而開出的良方。 惠普PSG亞太及日本地區副總裁兼商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