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金蝶中間件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很多人都不懂。
這是一家商業模式非常有想象力的公司。大部分國內中間件公司處于盈虧平衡線上,利潤率超過10%的公司“沒有幾家”,但它的利潤率卻有40%。
中間件是什么?
蔡軍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上周二,他和理財周報記者面對面談了一個多小時中間件商業模式。
“我們的產品與傳統軟件產品不同,它是類似于微軟Windows的標準化產品,成本主要在于前期研發以及后期銷售,也就是說實施費用和后期成本不高。像我們產品只要一天時間就可以調試完畢,銷售后的維護成本不高。”
“對比一般的行業應用軟件,存在大量的前期咨詢、定制開發成本。”而在銷售環節,金蝶中間件像該行業其他公司一樣,有一半的銷售通過合作伙伴來完成,這樣也能有效降低銷售費用。目前,金蝶中間件擁有像中軟、珠海遠光、深圳太極等200多家合作伙伴。
金蝶中間件,香港上市企業金蝶國際(0268.HK)控股子公司。
“中間件看不見、摸不著,沒有它任何網站都建不起來。我們也可以簡單將它比喻為交通紅綠燈,沒有它交通就亂套了。”蔡軍說。
從產品到信心
金蝶中間件位于深圳高新區,與中心區的豪華氣派完全不同,這里的辦公樓幾乎全是六七層“長相規矩”的工廠房。辦公室是用作倉儲的大通間,沒有裝修和改造,墻壁是普通乳膠粉刷的,有些地方已經泛黃。
“金蝶中間件還是小公司,還在創業的爬坡路上,”蔡軍說,“這么小的公司,沒有創業激情,怎么能做得好?我們其實沒有特別去建設企業文化,主要是行動。”
軟件業過去有個說法叫“南金蝶,北用友”。金蝶中間件主營中間件軟件的研發和銷售,背靠金蝶國際(00268.HK)這棵“大樹”。
18年前,現金蝶國際董事局主席徐少春花5000塊錢買了一臺286電腦,成立了“深圳愛普電腦公司”,也就是現在的金蝶國際。1998年,金蝶國際獲得IDG注資,發展速度加快,并于2001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4年后轉至主板。
“香港上市前金蝶國際還沒有自己的ERP,一直跟IBM等國際軟件公司合作,但那樣總感覺受制于人。”同時兼任金蝶國際副總裁的蔡軍說。
于是, 金蝶國際于1999年開始研發中間件軟件,2000年成立了金蝶中間件公司。
“做了之后才發現利潤很高,市場很大。”蔡軍告訴記者,“中間件成長性也比其他軟件高,所以外國公司一直控制著這塊。”據介紹,中間件的增速在20%左右,幾乎是其它軟件的兩倍。
“成功前,最煎熬的是信心和寂寞。”蔡軍回憶起當時去北京為國家質檢總局做測試的場景,“他們自己也請專家測,反反復復地測了五次,最后終于中標了。”
蔡軍表示,現在他們已經完成了從產品到信心的兩個關鍵性階段。資料顯示,2007年金蝶中間件的金蝶Apusic J2EE應用服務器成為全球第四家通過最新Java國際標準Java EE5.0認證的產品——這無疑拿到了“國際綠卡”。
而李軍則告訴記者,當時金蝶中間件開始研發的時候,業內還持質疑的態度,但現在他們在應用服務器中間件這塊算是專家了,在國內是第一名。
對于創業板的相關問題,蔡軍似乎不想談太多。“如果如傳言的創業板標準之一是最近兩年凈利潤在1000萬元以上的條件,金蝶中間件完全超過這個指標。”蔡軍說,“金蝶現已經有投行和會計師事務所在協助準備上市相關工作。”
他還表示,創業板應該很快能夠出,“或許目前正在選企業”。
記者3月11日晚致電協助金蝶中間件上市的招商證券常務副總裁余維佳,對方含糊其辭,“不是很清楚”。
30%—40%的利潤率
據了解, BEA、IBM等海外企業依然是中間件行業巨頭,在國內市場份額中,BEA占29.1%,IBM占26.7%,而國內企業市場份額較大的有金蝶中間件、東方通、普元和中創等。
事實上,金蝶中間件除了有金蝶國際作為支持的優勢,它的產品競爭力、商業模式和營銷都有其長處。
廣東工商是金蝶中間件的第一家客戶。“我們2003年開始用金蝶中間件,很穩定,而且這個牌子口碑也比較好,功能基本上都能滿足。”廣東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易副主任在電話中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他表示,當時BEA想免費給廣東工商做,但他們最后還是選擇了金蝶中間件。“性價比高,用下來還可以,而且是本地服務,可以及時提供幫助。何況BEA也并非全部免費,那我們為什么不用國產的呢?安全性更能保證。”
很多軟件公司的老板都是技術出身,產品研發不錯,但在商業模式和市場策略以及服務上多有短板。而金蝶中間件不同,雖然老板徐少春也是技術出身,但業內人士稱其“很有商業頭腦”。
蔡軍的思路或得益于徐少春。“我們將軟件當成商品來推廣,按照4個P的方向來推進,產品-價格-渠道-營銷,首先研發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比如我們的應用服務器中間件,現在是國內行業專家;在價格方面,有性價比優勢;關鍵是渠道建設,營銷和服務也要跟進。很多軟件公司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方面,也有不少迫于生存的壓力,做短視的行為,甚至那個項目跟產品沒什么關系,也去上。”
很多人對軟件公司的印象是“高利潤”,但事實并非如此。據悉,目前國內大部分軟件公司處于盈虧平衡線上。“好像利潤率超過10%的軟件公司沒有幾家。”蔡軍略思考了一下又說,“確實沒幾家。”旁邊的李軍補充道,“但我們金蝶中間件的利潤率在30%-40%。”
成績得益于金蝶軟件的商業模式:堅持走產品研發、渠道建設、主動服務的路線。之所以其他企業沒走這條路,蔡軍的看法是,“他們堅持不下來,渠道建設、品牌塑造、打廣告、做活動、搞研討,不是一下子就出效益的,要兩三年才看到效果。很多公司為了短期收入,不會去做這個事情。”
金蝶中間件在渠道建設方面提出了“伙伴至上”。其合作伙伴深圳太極軟件的陶總就感覺“金蝶中間件做得不錯”。他告訴記者,從戰略合作伙伴的角度看,金蝶的產品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和國外牌子相比有價格優勢。“尤其在渠道建設上,金蝶中間件給予伙伴技術、行業方面的支持,一起開發市場,大家資源共享,互通有無。”
李軍介紹說,“我們做技術的,也很重視服務。金蝶中間件強調除了主動服務之外,還要增值服務,甚至能幫助客戶解決自身產品以外的相關問題。”
盡管業績不錯,但蔡軍坦言,“從廣義上說,金蝶中間件還不是第一。金蝶今年的目標就是在整個中間件行業做到第一。”
做十年前的華為
也有合作伙伴——深圳海云天的一位陳姓工作人員,對金蝶中間件有微詞。記者當時以客戶名義致電海云天,總機轉接的這位陳先生表示,“金蝶中間件在量大的情況下穩定性不夠,我們已終止跟他們的合作了,因為公司以前研發的閱卷軟件,金蝶中間件公開發布消息說他們也參與了,但實際上是我們獨立研發的,只用了他們的基礎系統。”對此,金蝶中間件相關人士回應說,關于此事,雙方已私下和解。
與東方通等其他同類公司相比,金蝶中間件的“產品線單一”也是業內詬病較多的。東方通上述人士就直言,“他們(指金蝶中間件)只有一款產品。”
對此,蔡軍顯得不以為然。“不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或者被人推著前進”、“一個東西都做不好,做多了也沒用。我們專注于把根基地打扎實。現在這個市場越來越細分,你在某個小領域不是專家,就難以生存。有很多行業軟件是隱形冠軍,利潤很高,比如深圳太極,做監察軟件的;海云天,做高考閱卷的;珠海的遠光軟件(002063.SZ),做電力軟件的;還有麥山龍等行業公司,都很賺錢。”
“我們要做的是20年前的長虹,10年前的中興、華為。”蔡軍說。
蔡軍告訴記者,他看過一本叫《跨越鴻溝》的書,里面有句話他特別有感觸——“你不一定要做池塘中的大魚,但你一定要做池子里最大的魚,哪怕這個池子很小。”
“不過,今年的大環境很好,有‘核高基’(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重大專項支持,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也強調了信息產業的普及應用。最受關注的就是國產軟件替代計劃。”蔡軍說,要抓住今年的大好,實現“跨越”。
對于當下的經濟危機,蔡軍表示,這沒給金蝶中間件帶來多少影響,因為客戶主要是政府機構和大型國企,“他們不但沒壓縮信息系統建設的投入,反而增加了。”
按照規劃,金蝶中間件今年的人員將由現在的100多人翻一番,渠道建設要加快,從12個城市增加到24個,產品線也要延伸。
采訪結尾,閑聊中得知蔡軍今年僅39歲,但頭發花白。據說徐少春也是白發滿頭。“做IT研發的都這樣,用腦太多?”蔡軍笑著說。(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NVIDIA借助“新瓶裝舊酒”的做法,通過“改名來完善產品線”以提升產品“形象”,再加入一些軟性的“技術”等變化,將老產品重新賦予了“新的生命”。去年發生在NVIDIA身上的“換芯風波”,引起大批筆記本電腦發生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金蝶中間件蔡軍:一定要做池子里最大的魚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