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IBM據說正在與Sun進行收購談判,金額可能為65億美元,不過,目前雙方遠未達成協議。兩家公司都身處開源軟件陣地,Sun正在努力提高業績,IBM能夠借此鞏固部分服務器市場份額。
華爾街日報最早報道了此消息,稱IBM可能會以全現金方式收購Sun。Sun還與一系列大公司進行了接觸。收購傳聞無疑是對Sun CEO Jonathan Schwartz前不久才說公司一切安好潑了涼水。
圖為Sun CEO Jonathan Schwartz,其馬尾辮一直是IT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業界都在揣測IBM如何獲得Sun,是全部吞并還是獲得部分業務。Sun有可能將公司分拆出售。IBM收購Sun行得通,以下就是原因:
1.IBM能夠獲得服務器與存儲市場份額。在金融與電信等重要垂直市場,Sun仍然占有大量硬件市場份額。Sun目前的問題是,它太依賴于美國市場了,而目前美國的經濟情況不佳。隨著思科宣布進入服務器市場,該領域的利潤可能變得越來越稀薄,尤其是服務器從根本上變成一種存儲與網絡設備工具。通過收購Sun,IBM可以獲得更大的規模效益,從而能夠經受住利潤攤薄的考驗。存儲硬件業務也適用同樣的道理。
不過,在硬件方面,IBM存在一些問題。Sun制造一些普通服務器產品,IBM過去已經克制自己不要獲得這類產品。同時,兩家公司服務器的芯片也不同,Sun有Sparc,而IBM是Power架構。
2.時機正確。IBM是一家軟件和服務公司,但它需要硬件,Sun 1/3的收入來自硬件。有了硬件方面的實力,IBM能夠與惠普競爭。
3.Sun在Unix業務上頗具實力,但目前并未取得多少市場。IBM獲得Sun后就有了兩個武器:Linux和Unix。在數據中心產品中,前者最終會取代后者。IBM可以同時兼顧兩個業務市場,對IBM來說,有了Sun可以給惠普的Unix業務制造壓力。
4.Sun必須要做一些事情。Sun是一家正在從傳統硬件業務變身為開源軟件與服務的公司。這是一種根本性的變革,有可能會失敗。目前,被收購也是一種不錯的退路選擇。另外,有報道說,惠普拒絕收購Sun,戴爾對收購它也表示沉默。
5.目標是惠普,不是思科。有些報道說,IBM收購Sun是對思科進入服務器市場的反應。不過現實的情況是,惠普才是目標。惠普收購了EDS,就直接將矛頭對準了IBM,IBM收購Sun,從而壓榨惠普硬件方面的利潤。
6.開源軟件。Sun未來準備用MySQL在開源市場有所作為。IBM也比較重視開源市場。兩家公司合力會很有威力,IBM由此可以將MySQL,Lotus,OpenSolaris等開源軟件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此外,Sun的開源軟件需要銷售渠道--它最近才和惠普達成一項協議。IBM有很多銷售渠道。
一個問題:兩家公司在開源軟件市場有很多重疊。在數據庫上,IBM有DB2,Sun有MySQL。
7.Java。Java無疑是Sun最好的資產,但這種平臺從未取得統治優勢。可能IBM有更好的運氣。
8.云計算。Sun在云計算上已經有不錯的打算,它的計劃可能會奏效。Sun已經進行了相關的收購。IBM可以將Sun的云計算吸收到自己的服務體系中。
9.可以整合數據中心業務。Sun可以讓IBM整合數據中心業務市場。
收購的問題所在?首先是監管層的擔心。現在還不知道奧巴馬政府是否會批準這樁收購。IDC數據顯示,IBM加Sun占據了42%的服務器市場份額。惠普為29.5%,戴爾11.6%。
其次,兩家公司的企業文化不同。如果你想知道Sun和IBM企業文化巨大的不同,看看Schwartz的馬尾辮和IBM人中規中矩的打扮就知道了。(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最重要的是找到生存之道,通過新技術的利用,可以開發新的機遇,微軟推出一系列解決方案及促銷計劃,其目的是為了幫助企業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減低IT成本,從而贏得最終成功。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尾辮成藍色巨人 九理由證明IBM收購Sun行得通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