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知識產權第一案”日前又起疑云,鑫三汛公司處理此案的李會強向記者發來聲明,強調版權局已經交還了他們的版權證,他們才是“布道者軟件”的真正所有者。目前,存在兩份“布道者軟件”的版權證,誰真誰假,還得等法院來明判。
分家疑云
“弘歷通的馮鋼在扯謊,整個分家董事會早就有過討論,而且9月3日各方就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李會強表示,分家并非市場原因,而是經營理念的分歧,“熊市那么多年都熬過來了,怎么會臨到終了才熬不住呢?”
鑫三汛給記者一份《股權轉讓協議》復印件,上面顯示鑫三汛實際所有人韓浩、杜輝在9月3日將股份轉讓給了馮鋼和他妻子,韓浩同時承諾,在離開弘歷通公司之后,應對原公司業務、客戶資料、財務情況以及弘歷通公司擁有版權的軟件程序代碼保密,并在一年內不使用delphi語言開發同類產品。而馮鋼所稱的“員工被挖走”,鑫三汛公司也表示,武漢、廣州弘歷通兩家公司是杜輝為法人的獨立公司,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馮鋼同意以50萬元的價格將弘歷通軟件三年的獨家銷售權賣給了杜輝這兩家公司。
該負責人表示,他之前是廣州弘歷通的,但是自始至終就不知道“馮鋼”這個人,因為他們公司本來就是杜輝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員工突然集體流失的問題”,“馮鋼以此來掩人耳目。”
誰開發的布道者
此前的采訪中,馮鋼認為布道者的版權應該屬于弘歷通,因為韓浩是利用弘歷通公司的資源,在弘歷通公司開發的,所以版權理所當然歸弘歷通公司所有。不過鑫三汛公司則強調,韓浩是在從弘歷通公司離職之后,花了半年時間自行開發布道者的。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雙方都不惜借助各種公證。馮鋼表示,韓浩從弘歷通公司離職之后,根本沒有合適的環境以及資源開發軟件,因為雙方分家時已經有了協議,所以韓浩顯然違反了規定。或許正是這一點,才導致了韓浩被有關部門調查。
而鑫三汛則強調,此前的約定中,韓浩不再使用delphi語言,而實際上鑫三汛銷售的布道者軟件,韓浩使用的是C語言。對此,弘歷通副董事長梁威表示,實際上韓浩涉嫌商業機密被調查的問題,根本不是在開發的語言上。
梁威還強調,實際上整個問題的根源在于,雙方分家,明確要求韓浩等人自行開發的軟件不能在武漢、廣州之外銷售,所以自始至終他們都不敢以正式面目出現在公司里。
兩份版權書
一審的失敗,鑫三汛方面認為,根源出在他們版權證書的誤會上。“2005年6月拿到版權證書之后,版權局確實在8月份收回去了,不過并沒有注銷。”鑫三汛方面表示。
據鑫三汛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是2005年4月份申請的“布道者軟件”的版權,2005年6月2日正式拿到版權證書。而弘歷通公司的“布道者軟件”是5月份申報的版權,比他們要晚。
當時版權局的說法是,他們的軟件3月份已經上市,但是公司4月份才申請,所以需要解釋一下。
“實際上這個是不存在問題的。”鑫三汛方面負責人表示,由于當時公司辦事人員并不熟悉情況,所以版權證書一直沒有拿回來,直到最近案件不斷推進,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所以在3月初已經從版權局拿回了版權證書。
由于弘歷通也稱自己有布道者軟件的版權證書,并強調是在2005年5月30日拿到的,因此目前版權爭執進入了一個奇怪的局面。對此,梁威表示,“二審開過幾次庭,沒見過他們拿版權證書過來。”(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上周四戴爾公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訪華,在媒體見面會上,邁克爾·戴爾發表了“信息技術推動的科技創新是經濟復蘇的關鍵”的演講,此外,戴爾及中國區總裁閔毅達回答了媒體就戴爾未來發展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知識產權第1案追蹤:誰開發布道者軟件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