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觀點的意思不是說聯想完全不能打民族企業的牌子,而應該是少打,最后最好變成不打,為啥呢?聯想在中國滋養了這么多年,長大起來了,現在要離開母懷自己出去闖世界了,那它就應該有自己創世界的膽魄和氣勢。
尤其是收購IBM后,聯想的在國內的有效活動或多或少的總要把“民族企業”這個招牌掛出來,包括“電腦下鄉”、“贊助奧運”等等,這么做一方面說明了聯想的企業文化傳遞著不忘本的信息,也說明中國市場對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他對中國市場的憂慮,他擔心在洋品牌或新興品牌的追趕下會對自己造成沖擊,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前段時間聯想賣的產品在國內國外不同價,當時引起了不少國內民眾的不憤,但如今看來也許它出這一步棋是高招,因為這樣多少能平衡國內外用戶不同情感需要。
4月2日聯想宣布將重新調整公司業務策略,把重心向個人消費市場傾斜。一方面加大消費市場產品的研發力度,推出更多面對個人用戶的新產品;另一方面是加大對新興市場的占有率,從表面上來看這些舉措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奪回失去的消費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這樣一來聯想又將回到原點重新起步,也就是之前筆者提到的以中國市場為中心向全球市場逐步推進,這種策略方式在國內市場確實很湊效,但在國際市場他還是面臨著諸多難題,比如國外消費者的文化、消費觀念和國內截然不同,聯想能不能把握好這點是關鍵。
再回到他打“民族企業”牌的問題,在國內他可以利用老家的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大展拳腳,在國外各國的市場上的電腦品牌原本已經打得不可開交,聯想如果想在這些地方站穩腳跟,除了要加強新品研發的力度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打好當地國企業這一招牌,也就是說他可以把在國內做熟的民族企業招牌拷貝到國際市場各個國家去,從而擺脫在政治、貿易上被當做話題的麻煩,說白了就是學習國外品牌的那招你到了當地國就要把自己當做是當地成長的企業,而且要把這個觀念貫穿到方方面面。
說句心里話,評價聯想我們總或多或少的帶著民族情感來看待他,然而市場是無情的,換到在國外沒多少人會給聯想這個面子,也沒多少人會懷著這種情感。聯想作為一個正在全球各地生根發芽的IT企業一定要學會忍痛割舍一些東西,一定要在定制方向和策略的時候考慮到全球市場。如果不出我所料,聯想這場翻身仗主要依靠還是國內市場(這是柳傳志上臺后最為擅長而且有把握的),起碼這里的份額會占到它50%以上,這就是個問題,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如果搞不好,一年后的聯想雖然會重新奪回國內市場的強勢地位反虧為盈,但同時也可能丟掉了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要重新做布局,那時聯想國際化的步伐可能又會被打亂,可能又得重新布陣來救急。(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今年一季度軟件行業卻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收入增幅有望在25%以上,帶來了投資機會。而且該板塊前期漲幅較小,有一定的補漲機會。投資者可挖掘一些漲幅偏小的低價科技股,逢低適當關注。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不能總靠“民族企業”的招牌混下去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