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什么股神,我請小股東們相信,沒有什么巴菲特加持這回事,不要聽到巴菲特這個名字,就嚇呆了。”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日前隔空三問巴菲特何以入股比亞迪,成了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
這不是郭臺銘第一次炮轟比亞迪了,事實上,郭臺銘旗下的富士康與比亞迪堪稱一對老冤家,除了牽扯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外,在許多領域,也都是競爭對手。
對于郭臺銘的炮轟,《每日經濟新聞》致電比亞迪新聞發言人王建鈞,他表示不便回答相關問題,一切以公告為準。
巴菲特青睞比亞迪
對于巴菲特入股比亞迪一事,郭臺銘似乎顯得比其他人更難以理解。
此前幾天,巴菲特在接受美國《財富》雜志采訪時,對于投資比亞迪一事表示,“我對手機或者電池一竅不通,也不懂得汽車原理。”不過他補充稱,“查理·芒格 (被視為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和索科爾都是聰明的家伙,他們理解這些。而且1995年以來比亞迪取得的成就確實了不起。”
查理·芒格則表示,“(入股)比亞迪并不是初創階段的風險投資,比亞迪是全世界最大的充電池公司之一。”
據外媒報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初試圖收購比亞迪25%的股份,不過王傳福拒絕了這一收購。王傳福想要的是和巴菲特合作,讓比亞迪這個品牌得到加強并打開美國市場。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目前在美國的業務并不大。大約20個員工在伊利諾伊州靠近摩托羅拉公司的ElkGrove村負責銷售和營銷工作,另外有20人在舊金山工作。
富士康、比亞迪積怨已久
“比亞迪竊取了上萬份鴻海機密文件,由于不需要研發,它在市場上的殺價令鴻海遭受了數百億元的損失。”據報道,這已經是郭臺銘連續兩年在股東大會上炮轟對手比亞迪了。
公開資料顯示,鴻海2008年營業收入約為1.47萬億臺幣,較上年增長19.1%。不過,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鴻海2008年第四季凈利潤僅為93.5億臺幣,明顯低于市場預估,與2007年同期相比衰退約65%。
據悉,比亞迪生產大約80%的摩托羅拉RAZR手機、iPod和iPhone手機以及一些較便宜的電腦電池。過去5年,比亞迪的年增長率約45%,2008年營業收入達到40億美元。
近年來,比亞迪開始逐漸蠶食富士康作為手機代工龍頭的市場份額。并且在多個領域和富士康成為競爭對手。目前,比亞迪的業務已覆蓋了手機電池、液晶屏、鍵盤等除手機芯片之外幾乎所有的手機零部件,并以手機電池為起點,開始了整個手機產業鏈的整合。同時,新能源汽車業務成了比亞迪的最大亮點。
目前,比亞迪基本上實現了向多元化業務的戰略轉型,從電池一種產品成功地擴展到了手機和汽車。兩家企業在多項業務上已經對上了陣。
2006年6月,富士康旗下的深圳富泰宏精密工業有限公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告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稱比亞迪挖走原告公司數名手機外觀設計高級員工,竊取原告公司文件。以被告侵犯商業機密為由,向比亞迪索賠500萬元。2008年12月2日,比亞迪公告宣布擺脫相關調查,并指富士康涉嫌賄賂。該案纏訟三年至今沒有定論,被稱為“中國高科技領域知識產權第一案”。
昨日,記者多次致電深圳富士康媒體辦公室及辦公室主任劉坤,電話均無人接聽。
郭臺銘三問巴菲特:
第一問:為何投資偷竊富士康商業機密的比亞迪?
第二問:敢不敢開比亞迪汽車上、下班?
第三問:用何種專業判斷比亞迪的潛力? (編輯:王小凡)
相關鏈接:郭臺銘三問巴菲特:為何投資偷竊機密的公司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郭臺銘表示,原本自己的退休型態就會和歐美人士的退休不太一樣,歐美人士的退休,大多是完全離開企業,但自己經營鴻海已經30多年,鴻海甚至比大兒子郭守正還要大一歲,“就像是最重要的兒子一樣”。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比”積怨已久 郭臺銘炮轟比亞迪三問巴菲特事出有因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