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文章指出,宏碁在一年前宣布力爭到2011年時成為全球最大電腦廠商的宏偉計劃時,許多業內人士只會付之一笑。但是記者Bruce Einhorn最近在撰寫一篇關于宏基首席執行官Gianfranco Lanci的報道時指出,現在再看宏基的計劃再也不會覺得好笑了。
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昨日發布的最新季度統計數據顯示,宏碁在全球電腦市場上的份額增長了三分之一,現在已經達到了13%。宏碁幾乎已經達到與第二大廠商戴爾比肩的高度上,戴爾的市場份額為13.1%,僅比宏基多0.1%。惠普仍以19.8%的市場份額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宏碁的增長速度比它要快很多。
戴爾第一季度的電腦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7%。 First Global的分析師Amitabh Goel指出,前五大電腦廠商中的其余四家廠商(即惠普、宏碁、聯想和東芝)在第一季度的電腦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換句話說,實際上經濟衰退給電腦行業的沖擊基本上都由戴爾承受了。這種情況是極為罕見的。
戴爾的情況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而其他廠商如宏碁則愿意犧牲利潤來爭奪市場份額。對于戴爾來說,命運似乎出現了逆轉,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即戴爾風頭正盛的時候,它曾利用自己的經營效率令其他所有的競爭對手都陷入虧損。那時戴爾的賺的錢比宏基現在賺的錢還要多,但是對宏碁的競爭對手來說,效果卻是一樣的。它們要么犧牲利潤來保市場份額,要么選擇撤退,眼睜睜看著宏碁攻城拔寨。
顯然,戴爾必須努力逃出目前的困境。繼續堅持過去的做法顯然不能解決問題。戴爾決定開始在零售店和網站上銷售電腦,戴爾曾考慮通過這些計劃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然而,這類計劃顯然也不能解決戴爾的所有問題。
那該怎么辦呢?戴爾似乎將精力集中在Wintel上,以便開拓新產品市場。因此,戴爾才開發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同時,戴爾還在測試一款基于Android系統的筆記本電腦。
但是Android自己并不能拯救戴爾,而且這并不是因為戴爾不能開發出基于Android的好產品。(在手機產品上,迄今為止戴爾的表現仍乏善可陳,運營商們不愿意銷售戴爾的手機,而且從未公開宣布過其中的原因。)
戴爾認為自己別無選擇,只有通過大規模收購交易來改變現狀和尋求發展。據說它正打算聘請著名的收購專家,并且收購專家將直接向公司首席財務官報告。運營了25年之久的戴爾在收購與整合方面從未有過成功的經驗。戴爾必須通過收購交易進入某些快速發展的市場,而且它應該在競爭對手尚未將所有的好公司收購之前盡快采取行動。
顯然,隨著市場開始進入云計算時代,所有的大廠商都在積極擴張,爭取將自己打造成一站式商城。專注于某一個傳統市場領域已經不夠了,必須在電腦、網絡、存儲、軟件和服務等多個領域同時發展。如果有人對此還有疑問的話,不妨去研究一下甲骨文收購Sun背后的原因。
落后就要挨打,而且落后挨打的代價將會越來越高。實際上,International Strategy Investment的分析師Bill Whyman在5月5日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戴爾最終也可能被其他公司收購。如果他在一年前提出這種設想,也會令人感到可笑。(編輯:李清)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財報顯示,東芝全財年營收部份下滑13%,為665萬億日元,凈虧損3436億日元,約合35.1億美元,與公司預先估計大體相當。07年度該公司凈利為1274億日元。 5月8日下午消息,據日本媒體報導,東芝周五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戴爾日薄西山 宏碁兵臨城下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