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下鄉電腦可供選擇的品牌很少。信息時報記者 陸俊 攝
大學生下鄉幫助培訓村民電腦使用技能。 新華社發
□信息時報記者 陸俊
盡管PC業對“電腦下鄉”充滿期待,但市場的反應似乎未如業界所愿。近日,商務部公布上半年“電腦下鄉”成績單,近三個月的“電腦下鄉”只銷出11萬臺PC,遠低于業界預期。記者調查發現,下鄉電腦在農村遭冷遇緣于大部分低價機的缺貨。
連日來,記者走訪一些鄉鎮市場發現,此前公布的17個品牌的300多款下鄉電腦產品中,3000元以下的低端機幾乎全線缺貨,這使得向來對價格敏感的農村市場產生抵觸情緒。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低價機利潤太低,廠商推廣意愿不強所致。
市場:電腦下鄉有點冷
商務部近日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電腦下鄉”的統計數據顯示,自電腦實際銷售以來,共賣出11萬臺,銷售額約為3.67億元,平均每臺電腦均價為3300余元,接近規定的上限3500元。商務部數據的統計時間是今年1月至6月,從3月16日海爾電腦賣出中國第一臺下鄉電腦算起,實際銷售時間約三個半月。
這一數字讓PC業內感到失望。在電腦下鄉啟動前,國內PC巨頭們曾樂觀預測,今年電腦下鄉銷量為80萬至200萬臺。然而,從三個半月11萬臺的銷售情況來看,即使按最保守的數字計算,下半年電腦下鄉完成近70萬臺的銷量,難度也相當大。
“市場比預想的難度大,農村消費者的熱情似乎還沒有完全被激發。”某國產PC品牌代理商表示。據了解,上半年的電腦下鄉只有聯想、海爾、方正、同方幾家 PC廠商有斬獲,其它惠普、戴爾等幾大在國內城市占有率很高的品牌,以及七喜、TCL等地區強勢品牌幾乎未實現零的突破。
原因:消費者選擇余地少
被PC廠商一致看好的電腦下鄉,為何遭市場冷遇?
按商務部11萬臺,3.67億元的數據統計,農民購買的電腦均價達到了3300余元,接近相關部門制定的3500元上限。表面看起來,價格較貴的電腦在農村市場更受歡迎,但實際上,這一數字的背后,卻是農民PC消費可選擇余地太少的結果。
3000元以下機型缺貨
按照此前發布的信息,中標的電腦下鄉產品價格主要集中在2600~3500元區間。然而,記者在走訪各縣級市場時,卻很少能看到3000元左右的下鄉電腦。記者了解到,下鄉電腦低價產品缺貨現象,其實在珠三角多個縣市都普遍存在。此前公布的183款下鄉電腦產品,3000元以下的機型幾乎都面臨“有價無貨”的尷尬局面。
“我們想要3000元以下的機型,但去到店面,店員說貨沒了。”羅定一位農民對記者提出異議說,很奇怪3000元以下的下鄉電腦都沒貨。
“沒辦法,廠商只給我們供貨3000多元價位的下鄉電腦產品。”惠東縣的一位經銷商表示,廠商告知他們一部分機型缺貨,他們也很著急,其實很多農村消費者很關注低價電腦。“現在只能告訴消費者,低價機型缺貨,而農村消費者聽說缺貨,大多數會等待觀望,因為500多元的差價對購買力有限的農村消費者還是比較敏感。”肇慶的經銷商陳先生向記者埋怨:正是因為低價機有價無貨,壓制了農村市場的消費熱情。
可選的品牌太少
另一方面,可供選擇的品牌太少,也是電腦下鄉成效不明顯的原因。記者發現,除了聯想、海爾、方正等幾個品牌外,許多品牌的下鄉電腦產品都不能進入多數農民視野。在某鄉鎮的多家電腦代理店面里,記者竟沒有發現一款是下鄉電腦產品銷售。
此前,有市場人士估計,在公布的300多款下鄉電腦產品中,目前農民能在市場上看到的,不會超過50款。而來自商務部網站的統計資料也表明,農民要選購下鄉電腦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少數幾個品牌身上。
廠商說法:零部件供應不足導致缺貨
對于低價下鄉電腦產品缺貨問題,部分PC廠商表示,這跟PC行業整體缺貨有關。“去年底全球經濟遭遇大滑坡,上游供產商出于對未來市場的擔憂,減低了產能,令PC配件供應出現緊缺,這直接導致了今年一二季度部分PC產品缺貨。”聯想集團中國區消費筆記本總經理張華告訴記者。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PC 市場曾兩次出現上游配件供產緊張,令市場一度告急。“現在供產已逐漸恢復,相信下鄉產品很快就能補缺。”張華說。
業界說法:低價機利潤太少
不過,有人認為,除了配件緊缺導致低價下鄉電腦“有價無貨”外,低價下鄉電腦利潤過于微薄,廠商推廣意愿不強,也是造成“有價無貨”的原因。
“開拓鄉鎮市場并不容易,不僅要產品鋪設到位,渠道、服務體系的建設也會加大PC廠商的成本開銷。”某PC廠商老總表示,盡管低價下鄉電腦在鄉鎮市場受歡迎,但對PC廠商來說,出貨量最大,利潤率就最低。“許多PC廠商都是依靠高端機的利潤補貼給下鄉機型,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
“PC廠商一般會要求代理商1:1比例出貨:也就是賣出一臺低價“電腦下鄉”產品的同時,要搭配賣1臺高價的非電腦下鄉產品,否則廠商將嚴格限制給渠道商供貨。”有PC代理商也表示,由于前期的渠道、服務體系建設付出的成本過高,因此,“開倉”大賣低端機并不現實。
預測
下半年銷量走高
不過,有廠商認為,對于目前的狀態,市場也不應過于悲觀。因為電腦下鄉才實行幾個月,農民對下鄉電腦的產品質量、價格、服務仍未完全了解,隨著廠商推廣的深入,配合到位營銷手法,高端的下鄉電腦有機會在農村快速普及。此前,聯想廣東區總經理劉辛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電腦下鄉是一項長期的工程,短期很難看到明顯效果。而財政部每月的統計數據亦佐證了這點:1至6月,家電下鄉的銷售額每月的平均環比增長率在40%左右。因此,可以預計,下半年,下鄉電腦的銷量將逐漸走高。(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隨著服務器和網絡通信之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IBM、思科等科技大腕們的關系也從“是友非敵”變成“亦敵亦友”。告別十年,如今重回網絡設備領域,IBM擔心的并不僅僅是競爭…… 當IBM在10年后宣布正式推出最新數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腦下鄉開局不理想:低價機缺貨農村遭冷遇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0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