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臺灣媒體《今周刊》封面報道了鴻海郭臺銘與廣達林百里關系決裂內幕,為了維系鴻海的成長動能,郭臺銘顧不得對好友、廣達林百里的承諾,搶進筆記本電腦代工事業(yè),然后,鴻海挖廣達的人,廣達搶鴻海的單。 以下為相關文章,特此刊出以饗網(wǎng)友。
鴻海帝國年成長30%的神話不再?為了維系鴻海的成長動能,郭臺銘顧不得對好友、廣達林百里的承諾,搶進筆記本電腦代工事業(yè),然后,鴻海挖廣達的人,廣達搶鴻海的單。在8月底的股東大會上,林百里說,“挖走的都不是我們好的員工,挖過去不也沒什么成績。”郭、林兩人20年的交情,近乎決裂;一場天王大戰(zhàn)掀起的產業(yè)變局也已展開。
8月14日,八八水災發(fā)生第七天,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匆匆放下在美產子的女兒郭曉玲、及剛出世還沒有幾天的金孫,帶著自家集團制造的LED燈,親自送到南臺灣災區(qū),并表示,“對停電多日的災民來說,照明燈就是帶來光亮,光亮可以消除他們的恐懼感。”
楔子:危機浮現(xiàn) 鴻海的高成長之路到了盡頭
這些燈具,點亮了崎嶇的救災之路;然而,對郭臺銘來說,他自己正在行走的,卻是另一條艱難的路。
今年以來除了6月,鴻海其余月分的營收,皆較去年同期衰退;對一個營業(yè)規(guī)模已超過兆元的龐大帝國來說,鴻海正面臨兩大嚴峻挑戰(zhàn)。
首先是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和景氣連動緊密的鴻海,仍未擺脫成長停滯的陰影;其次,鴻海代工的產品組合中,惟一有市場高度需求的,就只有蘋果(Apple)的iPhone。現(xiàn)階段,尋找其它還在成長中的產品,成為鴻海的燃眉之急。
根據(jù)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的數(shù)據(jù),今年臺式機出貨量將會衰退23%,而目前全球每10臺臺式機,就有6臺是鴻海的產品。反觀筆記本電腦,卻因為臺式機換機的效應,即使在各項消費性產品需求都疲弱的狀況下,今年還有15%的成長力度。
“少了筆記本電腦業(yè)務,郭臺銘會很吃力。”一位業(yè)界人士說。這也是郭臺銘寧愿冒著與好友、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翻臉的風險,也要打破承諾,集結重兵搶進筆記本電腦代工市場的原因。
今年3月,在鴻海位于臺北市內湖普立爾大樓的辦公室,出現(xiàn)了一張新面孔,他是鴻海從廣達挖角來的大將——前廣達資深副總Max歐。進入鴻海前,這位歐姓副總已經帶領廣達iPod事業(yè)群長達兩年,專門負責蘋果產品iPod Touch。
視頻:廣達林百里諷刺郭臺銘挖角
挖角:鴻海先吹開戰(zhàn)號角
在被鴻海挖角的消息傳出后,曾有廣達的員工在網(wǎng)絡上留言,“那位先生又不是NB(筆記本電腦)事業(yè)群的,被挖角去做NB,怪怪的。”其實,歐姓副總是不折不扣的筆記本電腦專家;戴爾計算機(DELL)就曾對廣達說,“如果不是Max接案,我們就不給廣達做。”戴爾的欽點打響了他的名號,帶領廣達的戴爾事業(yè)團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Max是很強悍的人,而且很目標導向。”一位熟悉廣達的人士說,歐姓副總本身專業(yè)素養(yǎng)高,所屬工程師哪一個糊弄他,可是會被狠狠修理一頓。而且,“他自己就是一個工作狂,執(zhí)行力超高。”深厚的研發(fā)底子、親身參與每個細節(jié),并且絕不松懈,就是大家對這位副總的印象。
據(jù)了解,歐姓副總原本是自行遞辭呈,但林百里得知他是被鴻海挖角后,立刻將“離職”改為“免職”。最讓林百里憤怒的是歐姓副總前往鴻海的消息,原本只有三、五人知道;但消息走漏后,廣達竟有近百人想跟他轉戰(zhàn)鴻海,最后一共離開近60位工程師,造成廣達內部極大震撼。林百里下達嚴厲命令,這位跳槽到鴻海的副總,未來廣達永不錄用。
年約40歲、交大畢業(yè)的歐姓副總,在廣達的年薪超過千萬元新臺幣,鴻海以給他極大的發(fā)揮空間來打動他。熟悉他的人士認為,會讓一票下屬死忠地跟著他離開,除了天生的領袖魅力,也因過去在廣達總會非常積極為底下的工程師爭取分紅。
歐姓副總要求嚴厲,但只要同仁有功,該給的獎賞,絕不小氣,也因此培養(yǎng)出下屬高度的向心力和忠誠度。
剽悍、治軍嚴格、論功行賞……,這些管理特質,幾乎和郭臺銘如出一轍。據(jù)了解,過去半年,他在鴻海適應良好,加上僅四十出頭的年齡,完全符合郭臺銘挑選接班人的條件。郭臺銘賦予他的任務,就是要搶下各大筆記型計算機大廠的訂單;若能闖出一番成績,很可能會是鴻海下一位浮上臺面的人物。
反攻:廣達雙管齊下 走法律防御挖訂單回擊
然而,林百里也不是好惹的角色,在給員工的一封公開信中,明令禁止員工“外帶”公司的重要資產,甚至針對鴻海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動作進行搜證,彷佛重演郭臺銘狀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侵權的情景。
而更激烈的廝殺還在后頭。
就在郭臺銘挖走林百里手下大將后3個月,廣達把鴻海已經到手高達數(shù)十億元的蘋果筆記本電腦Mac Book訂單,硬生生地給搶回去。
這一搶,先讓原本被視為郭臺銘接班人的鴻海數(shù)字產品事業(yè)群總經理蔣浩良被撤換,一位外資券商分析師更表示,鴻海原本寄望幫蘋果做出口碑,來吸引惠普、戴爾等大廠下單,“現(xiàn)在少了這個benchmark(指標),鴻海要拿下大量筆電代工大單的時程,恐怕又得往后延。”
郭臺銘曾經親口承諾林百里,不會跨入筆電代工,而廣達也一直是鴻海筆電連接器最大的客戶,雙方維持良好關系。前幾年,林百里因癌癥,一度呈現(xiàn)半退休狀態(tài);當時甚至有鴻海將購并廣達的傳言,直到林百里病愈復出,傳言才不攻自破。
但就在林百里復出同時,爆發(fā)金融海嘯,鴻海帝國面臨空前危機,為求生存和成長,郭臺銘也不得不打破當年的承諾。
林百里曾很自豪地說,廣達是用技術搶單,不是用價格搶單,今年4月甚至公開直言:“臺灣很多企業(yè)只做‘me too’的事情,只會追求第一或垂直整合。”當時臺下媒體面面相覷,大家都猜測,林百里說的“me too企業(yè)”就是鴻海。
劣勢:鴻海缺關鍵技術 郭臺銘欲以中國白牌市場練兵
林百里這么自信不是沒有原因,過去,鴻海就像一支龐大的鐵騎,所到之處,沒有哪一項產品不被征服:臺式機、游戲機、計算機顯示器、網(wǎng)通設備、iPhone等智能型手機……,但是這回要強攻筆記本電腦代工,卻碰上許多難題。
一位外資分析師認為,鴻海目前最欠缺的,就是系統(tǒng)整合和設計能力;舉例來說,要把所有的IC、內存、連接器……等零組件,整合到筆記型計算機的主機板上,就是一門大學問。(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yè)新聞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8月26日消息,據(jù)彭博社報道,經過兩年的調查,臺灣桃園地區(qū)法院日前宣判明基集團董事長李焜耀無罪。同時,臺灣桃源地區(qū)法院的法官認為,明基(2007年9月1日正式更名為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管并未參與利用內部信>>>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