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參加家電換新,可撥通收舊電話,居然先問我要買什么新家電,還說要先買新家電才能收走舊的。”消費者吳女士昨日致電本報,對部分商家只注重“賣新”、忽略“收舊”的做法表示不解。記者昨日暗訪發現,不少商家都存在這種“喜新厭舊”的現象。
預約“收舊”竟需先“買新”
昨日上午,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撥通了大中電器的收舊預約電話,剛一表示需要上門“收舊”,接線員就立即問道:“您打算購買哪一款新家電呢?”記者表示,目前舊家電尚未收走,還沒來得及去挑選新家電。接線員則建議先到賣場選購新機后,再致電公司確定上門回收時間。
隨后,記者又撥打了另一家家電連鎖賣場的“以舊換新”熱線,接線員表示可以預約上門收舊,但需要等待一周以上。當記者表示希望能夠盡快上門收購時,這位接線員同樣建議記者先去賣場買新家電,買完了上門送貨的時候順便把舊家電收走。
賣場轉嫁“收舊”壓力
“以舊換新,當然應該是先收舊家電,我們消費者拿到憑證,再去家電賣場買新家電,這樣只用跑一趟,補貼折扣算起來也清楚。”消費者吳女士表示,如果按照商家推薦的先“買新”再“收舊”,消費者前后要跑兩趟家電賣場。
一些家電賣場還把收舊的壓力全部轉移到回收企業身上。“平均1個小時就要接到20多單上門收舊,我們這的預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都是家電銷售企業轉過來的!”昨日下午,一家中標“以舊換新”回收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家電賣場都是銷售、回收雙中標企業,但由于上門回收“沒油水”,一心想多賣家電的賣場開始拒絕單一的上門收舊,或者干脆就在熱線里給顧客留下回收企業的電話,直接把這部分業務轉移到專門的回收企業。
專家:建議提高“收舊”補貼額
“回收環節確實是家電‘以舊換新’中的難點。”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商業專家洪濤表示,商家喜“新”厭“舊”主要是由于舊家電回收之后都是送到環保拆解企業處理,并不出售,因此回收舊家電利益趨薄。“商家是逐利群體,當售新帶來的利潤遠遠高于收舊時,自然會更加青睞售新,排斥收舊。”
洪濤表示,要解決這一問題,應當在收舊方面拓寬渠道,開設更多的固定網點。“有了充足的物流渠道,做到回收拆解無縫連接,自然收舊的效率會有所提高。”他同時建議,主管部門應對部分喜“新”厭“舊”的家電連鎖企業予以相應的警告和處罰,同時適當提高“收舊”的補貼額度,提高商家的積極性。(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李開復解讀創新工場:嚴格篩選孵化創業項目 9月7日上午消息,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宣布,新公司將獲得來自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柳傳志、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以及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等人的投資。 對于創新工場怎么運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賣場喜“換新”厭“收舊”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0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