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早間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9月19日,將是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重任CEO的第100天,在這100天內,他已經給了市場投資人一個大禮,而四大投行摩根大通、美林證券、花旗及高盛也都跟著調高臺積電的目標股價。
四大外資,齊調高目標價
根據臺積電公布的最新財報,第三季合并營收約九百億新臺幣,環比增長21%;第三季毛利率約為48%,大幅優于市場預期。今年資本支出預估也由年初的15億美元上修至23億美元,對半導體產業的復蘇速度也比先前預期的更快,預估2011年產值即可恢復到2008年水準。
張忠謀一口氣調高全球半導體產值、電子產品產值、第三季營收、全年資本支出共四項數據,讓四大外資投行摩根大通、美林證券、花旗及高盛也跟著調高臺積電的目標股價。
對內,“張大帥”更是從六月十二日回任的第一天,就開始整頓臺積電的內部軍心,撤換人力資源主管,重新評量內部考績制度。原因就在于金融海嘯后,臺積電因為裁員問題處理不當,讓張忠謀最重視的公司形象大受沖擊。
當時,臺積電離職員工跑去張忠謀家前舉起白布條,抗議公司虧待了他們,造成外界震撼。由于張忠謀的帶兵哲學就是“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但迫于金融海嘯后的成本壓縮,以年5%員工淘汰率之名行裁員之實,這一點完全悖離張忠謀的管理方式,也種下撤換CEO的決定。
變相裁員,種下換CEO決定
張忠謀知道“股東與客戶”等大眾力量的擴張,可能導致公司動蕩,因此他一回任就立刻公開道歉,還承諾將回聘遭到解雇的員工,而不愿意回公司的員工, 可獲得10到50萬新臺幣的關懷金。此舉,不僅讓臺積電重新獲得大眾的信賴與尊重外,員工齊心努力繳出的好成績,更讓投資圈高舉雙手投入張忠謀的懷抱。
重新投入張忠謀懷抱的不只是投資人,還包括了從去年底開始陸續流失的客戶。由于去年第二季需求不錯,產能有吃緊現象,臺積電在蔡力行的主導下,向客戶漲價一成,當時,臺積電對于這個四年來首度漲價的理由是,“由于原物料價格飆漲,為反映成本,臺積電被迫調整價格”。
雖然這個理由聽起來似乎言之成理,但在臺積電開了第一槍以后, 包括競爭對手聯電以及封測廠頎邦科技等也宣布考慮跟進,此舉形同臺積電帶頭,客戶當然氣得大為跳腳!而且到了第三季,需求不但沒有改善,全球還爆發金融海嘯,據了解,客戶為了避免以后再被臺積電在價格上“擺一道”,于是決定扶植聯電、中芯以及特許等其他競爭對手。
想不到,對于訂單可能流失的問題,蔡力行的回應竟是,“競爭永遠是生意中重要的一環,客戶有其他機會與選擇也是正常的。”因此,當蔡力行得罪客戶的消息傳到張忠謀耳里時,臺積電和客戶的關系也已經到了幾乎無法修補的程度,老人家當然大為光火。
教父智慧,化解客戶不滿
而張忠謀回任CEO之后,他一方面安內,贏回員工對公司的認同,另一方面就是攘外,積極化解客戶對臺積電的不滿。就在8月18日臺積電舉 行的“業務周”中,張忠謀以CEO的身分聽取各業務單位報告,他再一次大聲宣布,現在公司的首要之務就是把臺積電之前流失的博通、高通、邁威爾(Marvell) 等主要客戶部分訂單,重新奪回來!
沒幾天, 市場就已傳出臺積電接獲美國博通(Broadcom)無線通訊單晶片大單,每月高達2至3萬片十二吋晶圓,幾乎塞滿一座十二吋廠,對臺積電的 單月營收貢獻約數十億新臺幣, 大幅拉高了第四季的營運表現。據悉除了博通之外,高通也加碼55和65奈米的制程訂單,英偉達(NVIDIA)及超微等也擴大訂單。
不僅如此,張忠謀深諳“危機時也是開創新局時”,臺積電單在7月就積極投資25奈米先進制程設備,超過2.5億美元(約新臺幣82.5億元),“經濟將向左傾斜的L型復蘇”是張忠謀對于金融海嘯后的全球經濟看法,面對混沌中的變局,張忠謀要以教父的智慧沖過迷霧,任重而道遠。(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說聯想賠了9700萬美元,說楊元慶要下課,惹來柳傳志一聲悶喝:“聯想是我的命,復出義不容辭>>>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