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位于廣州花都的華南倉儲中心日前落成,該公司創始人劉強東透露,京東商城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購買土地建設庫房,單庫房一項就耗費了公司70%的運營資金。這家連續三年銷售額增長超過300%、今年銷售額預計達到40億元的B2C企業越來越像一家物流企業。
京東商城為何要花這么多的錢建庫房搞物流?劉強東坦言:“從去年12月開始,公司的發展慢了下來,從那時起我們的物流系統一直跟不上我們的訂單發展速度,平均每年有上千個訂單發不出去,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所以,從去年12月開始,京東在全國各個主要城市廣建庫房,“目前廣州的庫房面積是2萬平方米,北京和上海是10萬平方米,未來成都的庫房面積也將有10萬平方米”。劉強東認為,B2C公司發展下去實際上就是一個物流公司,正如“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公司是沃爾瑪,而不是DHL”。
不過,京東商城自建物流是被逼出來的。劉強東承認:“作為一個電子商務公司,按道理說配送是不應該由我們做的,應該外包給一個專業的配送公司。但問題是在國內市場我們找不到一家能在服務、速度、費用三者間取得平衡的物流公司,而且我們預期未來5年內也找不到。”他認為國內網購人群喜歡貨到付款,這樣把物流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存在風險,還存在賬期過長的問題,這對要求貨物快速流轉的B2C而言無疑是致命的。就這樣,京東商城被逼變成一個大的物流公司,“全國有23個城市配送站,配送員都配備移動刷卡終端可以實現貨到付款,最終全國100個城市將有我們的物流配送隊伍。”不過,出于成本的考慮,京東商城的物流隊伍只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城市之間的物流還是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劉強東告訴記者,未來網民適應了網上購物的習慣,不再強烈要求貨到付款的時候,京東商城的物流系統甚至可以打包出售,“實際上這就是一家物流公司”。
此外,劉強東還透露,京東商城之所以能做到低價,而且每年以300%的速度成長,公司的信息系統功不可沒。據了解,京東商城的信息系統是劉強東自1998年創業時便自己開發的,“產品是從哪個供貨商來的,我們的信息系統里都有顯示;甚至產品采購量都是由信息系統決定的,而不是靠人工決定。”劉強東自豪地表示,京東商城的信息系統準確率高達92%,“去年我們13億元的銷售額中,因計算錯誤而導致直接的損失只有4200多元”。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Google系統自帶瀏覽器Chrome 4.0.222.6曝光
近日Google官網下載中心卻出現了一個新的ChromeOS文件夾,其中提供了Linux平臺GoogleChromeOS的下載。 自從7月份首次宣布要推出開源操作系統Chrome OS之后,Google就再也沒有提及它,只是偶爾網上曝光的Chrome OS諜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商城惡補物流內功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