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招商引資而言,哪個省市都希望能夠引進大項目大投資,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各省市希望能夠獲得更大的投資,對一些企業的追逐也更迫切一些。郭臺銘無疑就是被追逐的對象之一,不過,當好多省市都對富士康情有獨鐘的時候,也不是一個好現象。 因為富士康可以有更多的談判條件和迂回余地,對于招商方而言,是不是會讓利更多?為了能夠獲得投資,是不是會做出更多的妥協?
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給予一定的投資優惠政策這本無可厚非,這也是各地在招商引資中慣用的手段。只是一味地把目光緊盯在某個企業身上,是不是可取?及時獲得了投資,是不是真的就可以給本地經濟帶來質的變化?如果單純地看解決了多少個就業崗位,估計能直觀地體現出來,但是對本地經濟的刺激,以及招商之后是不是會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有沒有一個很好的考評機制?
政策給予,優惠出臺,帶來的負面效應有多大?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環境建設、資源開發和利用又有什么影響?相信哪一個招商方也都是經過深謀熟慮的。我們看到,追逐富士康的城市有成都、重慶、廈門等等。希望能夠引入富士康這個大鱷,希望郭臺銘能夠在內地投資的幅度更大。這都無可厚非。
作為全球知名的代工企業,郭臺銘的鴻海集團吸引了眾多的目光也是情理之中,尤其是富士康的擴張步伐,以及從深圳走出來的意愿,讓很多內地企業蠢蠢欲動,希望能夠把富士康引入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一些城市以能夠引入富士康為榮,畢竟富士康的投資不可謂不大。對當地的招商引資工作也是一個激勵和刺激。龐大的投資背后自然也是不小的功績。
我們也看到富士康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后,原本的單純代工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郭臺銘已經有意從單純地代工,向代工和內銷相結合的方向努力。為了開展科技服務,鴻海制定了包括太陽能、環保科技、無線應用、醫療生物技術等在內多個項目發展計劃。郭臺銘也在著手打造自己的萬家3C店面。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從代工到渠道布局和銷售門店的設立,鴻海需要跨越的經緯線還有很多。更主要的是郭臺銘給自己定下了三年的時間,三年萬家門店,郭臺銘的底氣在哪里?目前國內的3C門店霸主主要是國美和蘇寧,郭臺銘切入到這個市場,還有多少機會?
郭臺銘計劃投資百億臺幣,折合人民幣約20億元。這樣下來,分攤到每家門店的投入不過20萬元,而國美和蘇寧平均每個門店的開店成本至少是300萬元。除非郭臺銘布局小型的店面,否則寸步難行。當然,郭臺銘有自己的算盤,通過門店,郭臺銘希望,“今后客戶貼牌的產品,出場后我們直接幫他送到賣場去,中間無需庫存管理,還可幫助客戶直接出貨,減少物流的成本。”想法不錯,實施起來還有很多的困難。
萬家門店計劃算不算郭臺銘內地投資的項目之一,是不是也是在各地招商引資的過程中的一些附屬優惠條件,相信隨著郭臺銘的萬家門店運作之后,我們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可以看出的是,這也是郭臺銘在內銷過程中的一個很好的轉身策略,如果門店能和自己的生產緊密地關聯起來,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富士康的光電項目受到招商引資的追捧。會不會造成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如果一個招商引資沒有長遠的發展規劃的話,那么也很容易成為一錘子買賣。沒有后續的發展勢頭,那么這樣的引資算不算成功?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國美不搞自有品牌,純粹是渠道,并與品牌廠商合作銷售,臺商反應快、供應鏈效率高,另外從設計、代工至成品,可以快速到市場銷售以及成本優勢。近年來,宏碁、華碩,及明基做得很好,將是國美加重合作的對象,要讓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追捧郭臺銘不是好現象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