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終于實現扭虧為盈了。
繼去年第四季巨虧2.25億美元之后,上一季度凈虧損1600萬美元之后,聯想季內實現了扭虧為盈,實現5300萬美元凈利潤。
史上的巨虧還未曾被市場淡忘,但新財季這雖僅有5300萬的凈利潤足以讓董事們興奮。
11月5日,聯想集團(HK:0992)改變以往在香港發布業績的習慣,將這個好消息放在北京發布。
另一個對于復出的柳傳志來說的好消息是,2009/10財年中期(4月1日至9月30日),聯想全球占有率達到8.9%,達到收購IBM的PC業務以來的新高。
這是復出半年的柳傳志董事長交出的首份成績單。
柳傳志說,聯想戰略、業務模式沒有問題,需要強化的執行力,“以CEO楊元慶為首的管理層有很強的執行力,這是期內業績上漲的直接原因”。
沒有問題的業務模式是交易型與關系型業務模式。所謂的戰略是兩個拳頭戰略,一為聯想成熟市場,包括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也包括中國市場,主防守;一為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俄羅斯、拉美等區域,主進攻。
強化執行力
《21世紀》:聯想上一季度扭虧為盈,是因為戰略與商業模式調整,不是因為執行?
楊元慶:戰略、商業模式與執行力是分不開的。戰略到位,執行不到位,也達不到目標。年初經過組織架構調整后,聯想明確了戰略,同時加強執行力。我們的戰略,是兩個拳頭戰略,左手是防守,成熟市場與中國市場,右手是進攻,新興市場,這個戰略執行得十分到位。
在防守方面,我們的打法是保住市場份額,穩定客戶,目標是扭虧,這一點今年要達到。在進攻方面,陳紹鵬領導新興市場,包括拉美地區等,增長率達到8%。這樣的勢頭是可以持續的。
除了戰備與商業模式外,產品策略也十分關鍵。比如Idia產品,全球增長57%,中國以外的市場增長127%。這提高了聯想的市場占有率與利潤率。
《21世紀》:去年底,聯想業績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是戰略不清楚,還是執行問題?
楊元慶:不能說過去沒有戰略沒有方向,也不能說過去戰略不清晰。就提出在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兩個方向發展,新興市場競爭激烈,要穩住地位,新興市場有很大空白,要擴張與致勝的機會。實際上兩三年以前,甚至三四年以前,聯想其實就已經明確了戰略。
除了戰略沒有執行好外,還有就是業務模式沒有執行好。業務模式包括交易型業務模式與關系型業務模式。聯想的優勢就是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交易型業務模式,聯想在中國戰勝了所有跨國競爭對手,聯想要把中國的經驗復制到全球,才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交易型業務模式向海外復制的過程中,沒有執行好。
《21世紀》:過去你是董事長。董事長負責戰略,CEO負責執行。
楊元慶:我不想把過去的失誤歸咎為某個人的責任,我們過去執行不到位,不是某個人的原因。但我現在作為CEO,將在執行上加大力度。
《21世紀》:經濟危機給每個公司都帶來了沖擊,聯想是如何適應的?
楊元慶:聯想遇到的問題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外部環境無法控制,與其他大公司一樣,必須適應。適應的方式是該裁員的裁員,使得成本費用能夠下調,使得在規模萎縮的情況下你還能少“流血”或者不“流血”。
復制中國模式
《21世紀》:新興市場與消費市場的增長,是聯想扭虧最重要的原因,是如何復制的?能不能說得更清晰一些?
楊元慶:主要是四個方面,第一先是讓組織結構與業務模式相匹配。這樣就能降低供應連、服務、售后的成本,使端到端的業務模式,更簡潔、高效,更有競爭力。
二是快速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尤其是低價位的產品。目前全球1000美元以下產品占80%,在新興市場多為700美元以下產品。聯想把在中國區銷售的產品,比如昭陽,甚至包括中小企業的產品,引到國外,填補低價位產品的空白,增強了競爭力,抓住了快速增長主流市場。
三是在新興市場復制中國的渠道模式。比如信譽金制度,這是中國的做法,引進到國外后,聯想迅速發展了眾多渠道合作伙伴。
四是團隊建設。聯想從中國派出專家,到國外教中國的業務模式。
新興市場聯想取得了好成績,拉動聯想業績扭虧,但這塊市場競爭激烈,聯想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
《21世紀》:繼上一季度之后,聯想毛利率繼續下降,是什么原因?
楊元慶:聯想的策略是以現在換未來,以短期換長期,事實上也達到了這種效果。受三個原因影響。一是產品正由高端向低端市場發展,低端市場的利潤率更低;二是不少零部件價格上漲,包括LCD、內存價格。尤其是在中國,市場迅速增長,超過所有人的預期。為了響應市場的快速增長,聯想多花了一些錢,買進零部件,占領市場;三是新興市場開拓,新興市場主要為交易型業務,毛利率低。但隨著市場成熟,新興市場的利潤率會上升。聯想付出的代價值得的,聯想的市場份額、PC銷售數量、銷售額、凈利潤絕對值都上升了。
你還應看到好的一面,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費用率在下降。這表明我們在毛利率非常低情況下,也能生存。
《21世紀》:全球占到了8.9%,已是聯想歷史上的新高,對未來業績發展,你有何預期?
楊元慶:我們希望業績保持現在的高速增長,我們希望很快。我們原來預計,三四年后,聯想業績將達到兩位數的增長。現在,我們預計會提前。
《21世紀》:隨著市場形勢趨好,聯想的戰略重點會不會發生變化?
楊元慶:兩個拳頭戰略在三五年內不會變化。但會有微調,明年會在成熟市場加大力度,加快成熟市場的增長份額。
新業務謀劃未來
《21世紀》:過去半年,聯想在短期與長期利益的平衡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楊元慶:毛巾擰水就能把水擰出來。年初調整以前,企業更多的關注眼前利益。眼前利益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但忽略了長期的競爭力建設,忽略了戰略拓展。經濟危機后,聯想受經濟危機影響比競爭對手大,原因是海外只有關系型業務,沒有交易型業務,沒有中小企業、沒有消費類的市場。這恰是聯想應該戰略拓展的業務方向。
我們并不是只是今天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實際上兩三年,甚至三四年以前就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問題,而且我們也不斷的在講要去開拓中小企業和消費類的市場,但實際上并沒有付諸實施,并沒有一個可執行、可操作的辦法,或者說領導人關注的主要焦點不在這里。
《21世紀》:很多IT公司向服務轉型,聯想會嗎?
楊元慶:每個公司有自己的戰略,應該切合自己的實際。聯想競爭力在于大規模的硬件制造、銷售、研發�?赡苁荘C,也可能是包括其他硬件業務。聯想會堅持在這一個方面發展。
但未來服務是大趨勢,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三網合一的驅動下,服務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21世紀》:在成本與創新方面,聯想如何平衡?在英特爾x86架構之外,聯想會開發谷歌操作系統,ARM架構的硬件嗎?會生產電子書嗎?
楊元慶:這兩個方面同樣重要。既要重視客戶對成本的關注,同時要注重創新。聯想未來的方向是研發出更高性能、更多功能與應用,更好的客戶體驗的產品。尤其是要重視市場、行業的變化帶來的機遇。在這方面,聯想是國內準備最充分的廠商之一。你說的東西都不會排除,不久后您就會看到我們的成果。
《21世紀》: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網上零售渠道會變成重要的渠道,聯想有沒有想法?
楊元慶:這個趨勢十分明顯。在美國,電子商務已經吃掉很大部分傳統渠道。中國的發達城市也有這樣的趨勢,發展速度驚人。但在其他新興市場,網絡渠道會慢點。
聯想的原則是最早進入新渠道,新業務,做先行才是。聯想在中國已經有積極的推進,比如京東商城,淘寶商城。盡管目前對銷售的貢獻不大,但未來很重要。
《21世紀》:類似上網本的低價電腦會不會成為聯想的業務重點?
楊元慶:未來用戶對不同價位的產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復雜,上網本只是其中之一,目前已經占到整個市場的10%,已經進入穩定階段,聯想會開發出不同價位的產品,匹配市場的需求。為了低價而低價,是沒有前途的。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作為硅谷地區最具價值企業的CEO,蘋果CEO喬布斯是10年來最重要的企業CEO。 1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財富》雜志網絡版周四刊文指出,作為硅谷地區最具價值企業的CEO,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是10年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復制“中國模式”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8515.html